】 【打 印】 
培訓有實招 致富有底氣
http://www.CRNTT.com   2022-01-28 17:33:54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為啥要供種、播種、田間管理和收購‘四統一’,就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品質!”站在一眼望不到邊的麥地,河南焦作市修武縣偉林糧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成小凜正跟幾名剛入社的村民講科學種地的訣竅。

  成小凜是十裡八鄉有名的能人,2016年與幾個種糧大戶聯合成立了糧食專業合作社,“那時候自信滿滿,種地還能有多難?”後來,他才發現種地並不簡單——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利潤率卻原地踏步,有人要“退群”。

  2017年12月,成小凜參加了縣裡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深耕深播、病蟲害管理、氮肥後移等先進種植技術,令他獲益匪淺,但對他啟發最大的還是統一管理。

  “老師強調,合作社不能一‘合’了之,購銷、種收、田間管理等都要統一,才能見到規模效益。”培訓結束,成小凜就挨家挨戶做工作。第二年,他的合作社初步實現供種、播種、田間管理和收購“四統一”。當年,小麥平均畝產提高約300斤,社員平均增收近萬元。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處長胡若哲告訴記者:“我們從2016年開始,逐步構建新型高素質農民培訓體系,已累計培訓新型高素質農民39.47萬名,推動領辦、創辦農業經營主體22萬多家。”

  修武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主要負責人介紹,培訓體系以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為主,省內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經營主體如合作社、農業科技公司等多方參與。“講的都是最新農技知識,還帶我們到優秀合作社、高科技公司參觀、學習。”成小凜告訴記者,參加完第二次培訓後,他很快搞起富硒有機蛋雞養殖,“有機蛋直接賣到大城市,一直供不應求!”

  據了解,河南省還組織省市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農技人員和培訓機構,分類對接跟蹤近萬名參訓農民,因人而異提供技術指導、創業服務。“我們連續舉辦多屆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為獲獎選手提供參評專業技術職稱的綠色通道。”胡若哲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