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
http://www.CRNTT.com   2022-01-28 09:46:17


2021年,儘管面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但中國宏觀經濟仍然表現出強大的韌性,經濟平穩復甦,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正從傳統要素驅動全面向創新驅動轉型、從開放發展向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轉變,經濟發展面臨中長期的結構性轉型與短期穩增長、控風險的多重挑戰。

  中國網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傅佳莎文章介紹,從1月17日國新辦發布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儘管面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但中國宏觀經濟仍然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7萬億,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平穩復甦,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首先,中國三大產業復甦明顯。其中,第一產業增長顯著高於疫情之前,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3萬億,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實現強勁增長,增加值為45.1萬億,比上年增長8.2%。不過,延續第四季度工業增速逐漸回歸常態的特征,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幅度降為4.3%。第三產業逐步修復,增加值為61萬億,比上年增長8.2%。但不同行業復甦進度出現分化。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存在下滑風險。

  其次,創新驅動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8.6和3.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增長145.6%、44.9%、33.3%、22.3%。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1%,快於全部投資12.2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R&D)經費支出比上年增長14.2%,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態勢;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達到2.44%。

  再次,全球供應中心效應繼續保持。貨物進出口延續強勁增長態勢,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萬億,比上年增長21.4%,貨物進出口順差比上年擴大20.4%,貿易順差擴大至4.4萬億。貨物貿易對中國經濟同比增長產生較強拉動作用。2021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20.9%,有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常態化進程。

  第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復甦偏弱。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54萬億,比上年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3.9%,低於2019年1.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4%,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儘管製造業投資強勁復甦,增長達13.5%,但復甦力度尚不足以彌補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萬億,比上年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3.9%,遠未恢復到2019年8%的增速水平,居民消費支出可能出現持續低迷。

  最後,供需價格走勢分化。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8.1%,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受成本上升和需求下滑兩端擠壓,中下游生產者利潤空間縮小,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難。

  文章指出,面對國際疫情防控政策變化、極端氣候頻發、經濟結構轉型風險等多重壓力,中國宏觀經濟實現常態化將面臨不小的挑戰,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預計2022年主要西方國家將採取全面放開的防疫政策,這將帶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再調整再平衡,會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邏輯帶來巨大挑戰和不確定性,需要做好應對進出口貿易回落的準備。

  其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生產者價格漲幅進一步提升,而消費者價格漲幅回落反映出消費者對居民未來收入信心不足,消費支出保守化傾向明顯,這將不利於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恢復。可考慮出台針對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和針對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補貼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和資金周轉壓力,提振消費者信心。

  其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進入深水區,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不僅存在短期供給能力的損失,甚至還存在潛在增長能力下降的風險。當前要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宏觀經濟政策應更加注重分類精准調控,避免各種結構性政策的非預期性叠加對宏觀經濟復甦的負面影響,避免過快退出規模性政策,保持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不變,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