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今年將新培育3000家“小巨人”企業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7:52:22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經受住原材料價格上漲、訂單不足等複雜形勢考驗,保持穩定恢復增長態勢。”在工業和信息化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2021年1月至11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7%、28.2%,兩年平均分別增長9.8%、17.1%,體現了中小企業的韌性和活力。

  中小企業平穩恢復離不開一系列紓困政策的精准實施:2021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1萬億元,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4400萬戶;2021年前11個月,共支出各類就業補貼827億元,向326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達到192億元……“我們近期對2.5萬家中小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1%的中小企業認為發展環境有所改善,85%的中小企業認為融資環境有所改善,92%的中小企業認為稅費負擔減輕。”徐曉蘭說。

  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不僅要紓困,更要培優。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介紹,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930家,是前兩批總和的1.5倍。此外,2021年中央財政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3批支持1000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成立為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打開新的大門,各商業銀行紛紛推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產品和服務。

  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成效初顯:目前,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超五成企業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六成企業屬於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很多企業在強鏈補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增強發展活力、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將新培育3000家‘小巨人’企業,財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點‘小巨人’企業,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徐曉蘭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