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熱起來的非遺傳播,需要避免步入誤區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7:08:12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文匯網報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構建民族精神的關鍵因素。可惜,大多非遺項目已離當代生活太過久遠,對於這些古老的傳統,人們知之甚少。因而,只有進行廣泛傳播,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祖先遺產的珍貴性;只有擴大非遺保護的“朋友圈”,才能使傳統文化的傳承生生不息。然而需要引起關注的是,近年來熱起來的非遺傳播,需要避免一些誤區。倘若傳播不當,不僅不會使非遺保護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還會誤導觀眾接受變質的傳統文化。若將這些非遺過度包裝,甚至脫胎換骨進行改編,對傳統文化來說更無異於毀滅性傷害。

  前段時間,網紅“小潘潘”翻唱黃梅戲《女駙馬》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這是‘黃梅戲’還是‘黃戲’”的評論衝上熱搜。為何“小潘潘”一貫的唱風這次遭到如此強烈的譴責?這是因為,這段視頻的出圈是在曲解作為非遺的黃梅戲內涵基礎之上。《女駙馬》是黃梅戲的經典劇目,女主角馮素珍是一位敢於衝破傳統封建禮教的束縛,勇於抓住命運咽喉的英武女性。當“小潘潘”用紅唇亂發的形象、嬌柔造作的媚態以及被網友稱為“夾子音”的唱法來翻唱這段經典戲曲時,呈現出的形象與“女駙馬”原本該有的形象大相徑庭。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五條明確規定:“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尊重其形式和內涵。禁止以歪曲、貶損等方式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事實上,打著傳播的旗號對非遺進行庸俗化、變質化改編,以牟取商業利益的,並不少見。

  例如,表演類非遺項目常被“嫁接”大量流行甚至外來元素。在民間流傳了上百年的地方曲藝與戲劇被冠以“新編劇”之名盲目創新改編,其獨具地方特色的唱腔被注入流行唱法,舞台建築和布景等傳統元素被替換成現代LED屏,伴奏用錄音來代替,經典的橋段被佐以音樂劇腳本,像是南音《鳳求凰》《艶歌行》等創新劇都陷入這樣的尷尬。

  又如,某些傳統節日類遺產正在背離原有的文化內涵,漸漸變得空洞。傳統節日類遺產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習俗,和節氣、時令、氣候、水土等緊密相連。例如哈尼弈車族姑娘節,原本是弈車族的情人節,融合了祭祀、祈禱、紀念、敬仰、吟誦等民俗,有著表情、緬懷、祝福、慶賀、祈願等種種民族文化內涵,如今卻被變成了商業性表演,美聲、鋼琴等外來元素亂入,不但使原有功能喪失,還失去了地域特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