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一次立體檢閱
http://www.CRNTT.com   2022-01-25 17:04:58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日前,由中國文聯、光明網聯合推出的“創隨時代 精‘藝’求精——中國文聯全國性文藝評獎五年獲獎文藝精品網絡展示活動”(以下簡稱“展示活動”)跟觀眾見面。該活動通過線上作品展示、線下名家訪談點評的形式,專題展示了第十次全國文代會以來中國文聯各全國性文藝評獎的工作成果,實現了一次對五年來中國文聯全國性文藝評獎工作全方位、系統化、多角度、立體化呈現。

  展示活動在第十一次全國文代會開幕前夕推出。活動一經推出,即受到文藝界的廣泛關注,很多文藝家及其粉絲紛紛點擊觀看並轉發活動的網絡頁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此期間,光明網根據不同的內容形式,聯合中國文聯繫統各級新媒體平台,選擇不同的傳播渠道,形成以PC端、移動端的“瀑布流”式傳播矩陣,充分發揮自有網站、客戶端的傳播能力,同時利用光明網與第三方商業互聯網平台的良好合作關係,在大流量互聯網平台上進行了廣泛傳播。多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門戶網站及商業平台紛紛予以轉載。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網絡專題於PC端發稿6783篇,客戶端1657篇,微博151條,微信64條,視頻35條。截至2022年1月,整體專題傳播量接近1億次,其中《創隨時代 精“藝”求精——用文質兼美的藝術創作講好中國故事》《創隨時代 精“藝”求精——以創新之光照亮時代舞台 用力用情創作 “三精”作品》《創隨時代 精“藝”求精——尋找中華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 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創隨時代 精“藝”求精——傳承德藝雙馨精神 用精湛舞台演繹謳歌新時代》四期節目得到廣泛認可。

  2016年,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展示活動展示的50部文藝精品,涉及中國文聯12項常設全國文藝獎,並設置舞台藝術類、造型藝術類、電影電視類三大主題版塊,其中,舞台藝術類作品包含戲劇、音樂、曲藝、舞蹈、雜技,總計22個視頻類作品;造型藝術類包含美術、民間文藝(工藝美術作品)、攝影、書法,總計20個平面類作品;電影電視類包含電影、電視片花,總計8個視頻類作品。展示的作品是五年來中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生動體現,是中國文藝從“高原”邁向“高峰”的生動注腳。不管是《大江大河》《流浪地球》《絕命後衛師》《情滿四合院》《外交風雲》《奪冠》等影視作品,還是《黃河》《命運》《三灣,那一夜》等舞台藝術作品,抑或是《陽光下的大橋澆築工》《烈焰青春》《上海童謠》《姑蘇繁華圖》等造型藝術作品,都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了時代呼聲,展現了人民奮鬥,振奮了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聚著精神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