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強逆周期調控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http://www.CRNTT.com   2022-01-20 08:47:57


無論是根據以往經驗還是從目前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看,我們都需要採取多種舉措縮短經濟企穩回升的時間,加快經濟復甦步伐。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彰顯中國宏觀政策審時度勢、精准發力。

  光明日報發表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研究員秦煥梅,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鬆成文章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處於爬坡過坎的關口,預計2022年二季度經濟會企穩,下半年會回升,全年經濟增速或可達5.5%左右。如果政策有效落實,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的時間還可能提前。無論是根據以往經驗還是從目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看,都應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改善市場預期,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護、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積極性。

  當前的經濟運行趨勢

  文章稱,2021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但同時,經濟發展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對此,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2022年,必須根據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出現下行壓力,並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顯現。受疫情反彈影響,與內需有關的主要經濟指標處於歷史低位,與2019年疫情暴發前相比,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均有所回落。從外需看,海外疫情持續蔓延,中國出口目前仍保持較大韌性,工業生產和製造業投資較為平穩。2021年淨出口對GDP貢獻率高達20.9%,遠超過去20年來的平均水平。這與中國疫情防控有效、經濟恢復較早,並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對全球市場變化適應能力較強等因素有關。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出口仍能對經濟增長保持較大貢獻。原因在於:一是產業鏈供應鏈齊全的優勢將繼續支撐今年中國對外貿易;二是最近一兩年來人民幣已有較大幅度升值,而隨著美聯儲開啟緊縮政策,人民幣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貶值壓力,這對中國出口倒是有利的;三是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強對進出口的政策支持”“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國務院辦公廳也發布了《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這些政策措施都將推動外貿的穩定發展。

  中國已具備經濟企穩的條件

  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中國宏觀經濟曾有過4次低谷期,分別起始於2008年年中、2011年年末、2014年年末、2018年年中,每次間隔約2.5~3.5年。針對每一次的經濟低谷期,中國均運用貨幣、財政等政策工具予以了逆周期調節,並實現了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到各項經濟指標的時滯長短不一。根據統計數據和以往的觀察,以央行開始降息、降准為貨幣政策寬鬆的起點,經過3~5個月廣義貨幣(M2)、社會融資等金融數據會率先企穩回升,工業增加值、消費、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數據的企穩則是在政策放寬後的3~8個月出現,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等物價數據的見底回升則在政策放寬後的10~11個月出現。

  但無論政策時滯長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回升往往是經濟由下行轉穩的先決條件。此外,消費回暖亦是判斷經濟實質性復甦的重要指標,2014年以來中國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持續超過資本形成總額,說明消費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從投資看,2022年,基建投資有望率先帶動投資企穩,房地產投資的下行趨勢也有望得到遏制。早在2021年8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就已加速發行。8-11月各月分別發行新增專項債4085、5231、5372和5605億元,分別占全年限額3.65萬億元的11.2%、14.3%、14.7%和15.3%。而1-7月平均每月僅發行限額的5.3%。房地產融資的邊際放鬆則是從2021年10月就有所表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2021年10月當月新增個人住房貸款為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在“維護中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針下,合理的融資需求正在得到更好的滿足。

  從消費看,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繼續強調“六穩”“六保”,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將緩解疫情對市場主體生存和居民收入產生的負面影響,並通過收入效應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方向的調整是比較及時的,這是經濟企穩的決定性因素。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要求”,並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會議還特別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預計“十四五”期間能耗“雙控”對供給端的約束將向著更加科學、更可持續的方向調整。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總體來看,儘管今年一季度經濟走出底部區間並不容易,但隨著各項穩定經濟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市場預期將得到明顯改善,經濟企穩可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