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窮生存法則 弱勢團體連發票都募不到
http://www.CRNTT.com   2022-01-21 00:29:03


全台上百個募捐發票的公益團體中,做的最好的應屬創世基金會,但是發票數量也逐年下墜。(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月21日電(記者 黃文杰)“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平均每人GDP,2021年突破3萬美元,表面風光,實際很多社會弱勢團體必須仰賴“零錢捐”、“發票捐”來維持經濟收入,結果這種“窮生存”法則,在2021年台灣歷經疫情海嘯,店家已經倒一波之際,根本沒有地方擺募捐箱,最慘還有零接觸經濟竄起,被迫進入“雲世代”,菜籃族變成網購族,線上訂餐叫貨愈來愈普及,沒有實體店家,募不到發票與零錢。

  台灣很多超商、餐廳、店家,都會擺上一個箱子,消費結帳或有零錢或發票,可以直接投入做愛心。

  以全台超過3900家店舖全家超商,公益零錢捐有三大關懷主軸:兒少照護與教育、身心障礙者就業、環境保護,合作單位有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喜樂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勝利社會福利基金會、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等公益團體進行合作。

  不少民間小型公益團體,也會在小店家擺零錢捐或發票箱,匯集眾人愛心,中評社就在桃園八德一家麵食餐飲店,遇到每隔四個月或六個月,派專人來“回收”結帳。

  他們會背著包包,清楚這個區域,哪些店家人氣最旺、哪家飲料好喝,麵食好吃,因為捐零錢發票,往往取決人潮多寡,也是設據點、擺箱子重要參考,堪稱桃園最接地氣的社會觀察家,不料去年桃園疫情嚴峻,實施三級警戒,店家倒了一大堆。

  宋姓專員告訴中評社,真的遺憾很多老店、好吃的店相繼收攤,很多撐不到三個月就關門,上次來跟這次來,感覺更蕭條,疫情當然是主因,更大原因是疫情改變生活習慣,紛紛改成外賣送餐,菜籃族變成網購族,線上訂餐叫貨愈來愈普及,沒有實體店家,募不到發票與零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