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用更大作為確保農民工不再“憂薪”
http://www.CRNTT.com   2022-01-19 09:32:57


 
  比如,層層轉包、違法分包、違規掛靠等“潛規則”屢禁不止。有的項目多次轉手,落在無資質的包工頭、班組長等自然人手中。這些人往往自身經濟實力有限,管理經驗缺乏,應對風險能力不足,遇到資金給付壓力,將風險轉嫁到農民工頭上。而且由於無資質,這些個人往往是監管的盲區,實名制管理、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存儲等制度覆蓋不到他們。

  比如,房地產債務風險傳導。傳統建築行業是典型的買方市場,墊資保施工仍然是中標的潛規則。近年來,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困難,拖欠工程款,風險通過施工單位和包工頭等向農民工傳導。

  再如,屬地和部門監管力量不足、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未及時消除欠薪隱患等,也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時有發生。

  解決欠薪問題,關鍵在“政者有其為”。推動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讓農民工不再“憂薪”,是工會義不容辭的擔當和作為,也是工會組織繼續推動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職工隊伍和社會大局穩定應有之義。

  當前,各級工會組織應當突出問題導向,增強系統觀念,堅決貫徹關於根治欠薪的決策部署,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推動付出辛勞的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勞動報酬。

  一是狠抓風險排查。要嚴格落實排查化解職工隊伍風險隱患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要求,結合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主動深入排查欠薪隱患,及早化解矛盾糾紛,力爭做到欠薪事件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