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granfluencer”為什麼會“火”?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10:46:54


 

  年齡反倒成了老年群體視頻創作最大的優勢。歲月的積澱而形成的豐富人生閱歷,具有超強的個人特性和難以模仿性。這是互聯網流行文化中打造人設、形成IP最關鍵的資源。以吸粉3500萬的幽默搞笑類抖音號“我是田姥姥”為例,265個作品主要塑造了一個搞笑、善良、爽直的碎嘴東北農村老太太形象。視頻裡,祖孫兩代“相愛相殺”的劇情,姥姥天真的笑容、自然的動作反應、一著急就冒出的一長串“突突突”機關槍式的語氣詞,使其形象立體豐滿、極具辨識度。觀眾看得多了、笑得久了,甚至形成了一種欣賞慣性,即使能猜到劇情的走向,依舊能為之所逗樂。而其接地氣的生活化場景更容易讓觀眾代入其中。

  同時,爺爺奶奶輩的人也更容易與大眾建立起情感聯結。“通過留言互動,也讓我感覺仿佛是在和自己的爺爺奶奶相處,輕鬆又治愈。再平常不過的話語,從老一輩口中說出來,就有了共情的力量,引發我對家人、家鄉的思念。我想,這就是一種陪伴感和歸屬感吧。”90後粉絲“一池錦鯉”對記者說。

  “初代目”是一股清流

  無意滿足的同時,也有有意的迎合。不論是一種自發學習,還是背後的MCN機構運作,銀發網紅這個創作群體大都充分顧及甚至重點考慮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和感受,致力於一擊即中“Z世代”的興趣點——網紅奶奶劉維秀,身著漢服造型走上街頭的視頻火遍全網,近期視頻還用上了周傑倫的《霍元甲》、416女團網紅歌曲等“華潮音樂”做背景音;網紅爺爺盧正義的視頻,展示非遺木雕絕技,最吸引人的是能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皮卡丘、卡卡西等二次元動漫人物手辦,已經成功吸粉數百萬;而“淘氣陳奶奶”還玩過“火影忍者變身”,獲贊量達到250.8萬……這麼看,洞察“刷屏主力”喜好,通過強吸引力培育觀看期待、消弭代際隔閡激發共鳴,銀發網紅已經深諳此道。

  不過,無論是精心策劃還是周密編排,整個過程一定是銀發網紅個人站在小屏幕的最中間、最前排。能夠參與,就說明了他們必然是懷揣著融入互聯網時代的積極心態,表達了學習使用新技術、追趕新文化潮流的態度。這其實正是所謂“後喻文化”即“青年文化”的一種生動體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