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正確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08:39:05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蘊含的歷史前進邏輯。從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立新中國,到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為我們大踏步邁向共同富裕創造了有利條件。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國青年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稱,黨的十八大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就成為治國理政的重大時代命題。

  推進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重要一步。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為了兌現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打響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經過持續的艱苦努力,我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乘勢而上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並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富裕是各國現代化追求的目標,但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它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富裕,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彰顯。因此,必須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文章表示,對於實現共同富裕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這一判斷,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國情世情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符合經濟社會客觀發展規律。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面對百年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經濟發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朝著實現共同富裕邁出新步伐。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在充分肯定經濟發展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由此及其他因素導致的內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仍然較多,特別是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風險挑戰不少,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在國內外複雜多變的形勢下,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雄厚保障的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風險挑戰,從而在曲折中前行,決定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穩步推進的過程。

  因此,從“十四五”時期“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2035年遠景目標中“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再到21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實現共同富裕作為一個長期性漸進目標,充分估計到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這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種認為通過“短平快”方式就能實現所謂的“共同富裕”,不僅不能達到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富”目標,反而會吞噬共同富裕的經濟社會基礎,有悖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