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生物經濟時代加速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22-01-10 09:43:46


 
  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十分嚴峻。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

  其一,制度體系不完善。面向中長期的國家層面生物經濟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亟待出台,強有力、跨部門的專項行動策劃、組織和實施不適應生物經濟時代複雜多變的形勢,穩定、長期、高效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環境仍待完善。

  其二,科技創新儲備不堅實。與信息經濟時代的情景類似,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生物產業開拓性、顛覆性的創新成果與生物經濟強國願景不匹配,產業鏈供應鏈“卡脖子”問題比較突出。

  其三,生物資源保護、開發利用體系不健全。當前,我國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生物資源、樣本和數據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和保護,在建或已建的科技基礎設施尚未形成統一管理、數據互通的資源數據共享體系,特有的生物資源和數據優勢尚未充分發揮。

  提升全球創新版圖位勢

  生物經濟時代加速到來,與我國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形成重大歷史性交匯,要求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攻堅克難,化資源優勢、市場優勢等為生物經濟蓬勃發展的現實優勢,增強創新意識、超越意識,堅持創新驅動,發揮內需優勢,強化供需匹配,努力在生物經濟時代重構的全球創新資源版圖中占據有利位勢。

  一是以需求為牽引明確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生物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應在前期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製造、生物環保、生物技術服務等相對完善扎實的基礎之上,聚焦人民群眾“醫”“食”“美”“安”需求和生物經濟強國建設目標,重點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醫藥健康領域,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領域,面向環境友好的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領域和確保國家安全的生物安全領域。

  二是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生物經濟繁榮可持續發展亟需堅實厚重的科學基礎。要面向生命科學領域的世界科技前沿水平,加大力度投入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持續推動產學研以新機制新模式合作研發。圍繞生命科學領域世界科技前沿方向,支持發展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和基礎設施,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和運營管理模式,在平台設施運行期間,多方式、多渠道引入醫院、企業、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共同參與測試反饋。密切對接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緊迫要求,尤其面向制約生物技術應用推廣的“卡脖子”問題,加快部署推廣一批新的生物技術攻關計劃。

  三是持續強化生命健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速創新組織模式和協調機制,調動多主體多形式參與生命健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在重大技術攻關“揭榜掛帥”的“拉榜”“揭榜”“掛帥”等不同階段,積極吸引創新型企業參與。確保生命健康科技創新設施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惠民,加速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學設施等硬設施向企業、民間資本、科研院校、創業團隊、新型研發機構等社會公眾開放。

  四是持續激發生物技術企業活力和創新力。我國生物技術企業能否準確把握市場尤其是國內超大規模市場需求,是生物經濟領域創新企業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國生物技術企業應對國際科技創新環境正在經歷趨勢性調整、不確定性和風險激增的王道。創新企業應繼續發揮比科研院校更貼近需求、比國外同行更貼近國內市場的優勢,面向行業細分市場積極挖掘“無人區”層次的內需潛力。進一步完善激勵消費端針對創新產品和服務“勇於嘗鮮”“消費得起”的政策環境,促進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准入、定價、質量監督、配套服務、輿論引導等多環節完善,加快形成“創新企業盈利—消費者買單—企業再創新”的良性互動機制。

  五是發揮政府採購撬動市場的作用。從深圳、蘇州等部分生物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經驗看,地方政府通過政府採購手段帶動生物經濟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發展已發揮顯著作用。例如,部分城市將產前基因檢測篩查等項目納入地方醫保範圍,大幅帶動了本地及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部分城市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在員工體檢活動中積極增加癌症早篩等檢測項目,為創新型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未來,要激勵有條件、有潛力的區域實施更多生物產品和服務的政府應用示範帶動項目,也要積極推廣地區有關經驗做法,實施多樣多模式的各類生物技術惠民工程,實現以應用促發展,以小市場帶動大市場。

  六是多措並舉鼓勵需求端科學消費。與信息技術更多關係提高生產生活效率、改變生產生活模式不同的是,生物技術的應用涉及太多對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生物體的改造,其倫理特征、安全程度等更易受到公眾質疑。

  因此,在增加公眾對於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方面,既要將生物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營造相對寬鬆的環境,在消費端加大宣傳力度,也要提前建立健全涉及倫理、安全底線的重大問題爭端化解決策機制。此外,瞄准提高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目標,通過持續規範產品市場秩序和配套服務提高新產品新服務的質量,通過政府適度補貼、創新商業保險進入等手段,引導消費者積極嘗試、購買各類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執筆:姜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