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被拒之“門”外的應是病毒,不是病患
http://www.CRNTT.com   2022-01-07 10:43:39


 在仍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依然可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發生醫療擠兌,造成大面積人員傷亡——其中當然不僅僅是死於新冠肺炎。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防死守,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什麼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這才是我們疫情防控的“初心”。

  如果只重視新冠肺炎疫情,而漠視其他疾患的生命安全,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畢竟,我們要拒之“門”外的,是病毒,而不是危在旦夕的生命。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較量中,中國人民鑄就“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是中國作為抗疫“優秀生”最突出的精神成果,絕不容許被以任何借口輕飄地揚棄。

  此類事件,也暴露了一些地方公共治理應急管理層面的“短板”。當世界其他地方仍深陷疫情,而新冠肺炎病毒也在不斷變種、傳染性不斷增強,仍然保持開放的中國,很難杜絕疫情。但是,經過兩年的抗疫歷程,疫情防控漏洞也基本暴露無遺,各地有針對性的“壓力測試”平時就應持之以恒,而不是到了“戰時”才臨陣磨槍。比如,遇到大面積封控社區的緊急狀況,有沒有一系列科學、高效、可操作的應急預案?危重病人的診治,居民生活的保障,科學有效的流調,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健康碼……都是應急預案的題中應有之義。比如產婦求治事件,倘若做過類似預案,相關醫院完全可以迅速進入應急流程,做到疫情防控和救助急症兩不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但絕不能打成消耗戰。要著眼動態清零,也要考量社會成本,更要守護所有百姓的生命安全,盡量兼顧百姓正常生活。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手贏”,確實極其複雜,極具挑戰性,考驗的正是一個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注視著西安那個鞠躬的身影,這是一個向生命致歉的姿態。希望,這也是一個回歸初心的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