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以居民消費為主體的內需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1-05 08:11:53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從國際經驗看,大國經濟一般都是以內需為主導的,特別是在邁向高收入階段時,居民消費逐漸成為內需的主體。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濤文章表示,當前,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超過1萬美元,更加接近高收入國家的門檻,但居民消費在內需中的占比相對較低。構建以居民消費為主體的內需格局,是中國在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舉措,是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關鍵之舉。

  文章分析,中國消費領域呈現出諸多新特征新趨勢。一是消費增長點主要在服務領域。“十三五”時期,中國居民人均服務消費年均增長6.9%。若剔除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居民減少非必要服務消費的影響,這一數據的增速將會更為顯著。二是品質消費不斷向全領域拓展。居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從“有”向“好”加快邁進,城鄉消費差距明顯縮小。三是數字化技術貫通線上線下消費。隨著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居民線上消費的黏性明顯增強。同時,一些線下實體店也在積極應用新技術,通過營造時尚舒適的數字化場景,捕捉消費者的需求動向和偏好。四是“一老一青”成為推動消費升級和創新的重要力量。雖然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在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歲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一群體大多具有經驗、技能等優勢,身體較為健康,易於接受新的消費方式,對擴大消費的作用不可忽視。同時,“90後”“00後”等青年成長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更加自信,敢於嘗新,成為引領國貨國潮等消費創新的主力。五是中高端消費進一步集聚。隨著城市化深入發展,大型中心城市在集聚都市圈、城市群中高端消費方面表現出顯著優勢。六是健康、綠色的消費觀念更深入人心。這樣的觀念轉變反映了居民對生活質量改善的需求和消費升級的趨勢,有利於形成居民節約、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文章提出,在此背景下,更好適應居民消費的趨勢性變化,提高居民消費在內需中的占比,需要採取有力、有效、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要進一步擴大有效供給。大力發展既滿足居民改善生活質量的需求又有利於人力資本積累的服務消費,取消文化、體育、教育、養老等領域的不合理准入壁壘,支持社會力量增加有效供給。引導各類企業和互聯網平台提高商業模式創新的可持續性,營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生態,促進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相互轉化和帶動。大力發展商旅文體融合的新業態,發展免稅零售。

  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消費環境。可考慮開展各類特色消費節慶活動,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建立產品和服務消費後評價體系,加大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圍繞老年人等特定群體的高頻消費內容,在推廣智能化服務的同時,保留和改進傳統服務方式。

  要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擴大服務業就業容量;進一步擴大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健全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各類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注重完善對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社會保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