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續道,如今,俄羅斯10萬大軍在烏克蘭邊境虎視眈眈,有分析認為近日已然具備長驅直入的條件,美國與北約顯然也感覺到莫斯科未必只是虛張聲勢。一旦俄軍付諸行動,北約的有效反應與否將決定其戰略信譽。烏克蘭的存亡因而也關係到北約的存續。
對美國而言,烏克蘭危機更關係到其全球戰略,特別是利用台灣牽制中國大陸。一旦烏克蘭爆發軍事衝突,北京很可能趁美國東西不能兼顧而對台動武,讓華盛頓陷入左支右絀的境地中。這或許也是普京敢不斷向華盛頓和北約施壓的原因。
顯然,莫斯科所提的條件難以被北約接受,普京認為那攸關俄羅斯長治久安,北約則不可能接受城下之盟。現在的問題是,普京會不會認定眼下受疫情所困,經濟欲振乏力,加上各國內部尚未集合共識的北約不敢貿然行動,俄軍又有機會迅速結束戰役而悍然動武?畢竟,美國雖然再三警告會嚴厲制裁,卻也公開表明不會出兵干預。近期,德國新政府喊停了俄羅斯向西歐輸送天然氣的北溪二號項目,也是不祥之兆。
社論稱,俄羅斯一旦作出動武決定,北京也很可能判定是千載難逢的聯動機會,然而東西兩線同時開打,美國就完全沒有理由袖手,形勢也可能迅速演變成中長期的軍事對抗,美俄中均擁有大量足以毀滅地球無數次的核武器,這等於把世界拖入第三次,且是有核武器的大戰邊緣。這個末日情景難以想象,卻似乎一步步在醞釀當中。
國際社會好不容易熬過兩年疫情,有望逐步重啟經濟。幾個大國之間如果不能找到和平的出路,繼續以武力相要挾,是可怕又可悲的局面。已經有很多分析認為,今日世局猶如一戰前夕,當時沒有人預料到會有戰爭,更不想主動發起戰爭,但幾個不聰明的決策和陰差陽錯的誤解與誤判,加上一個前線的導火索,就造成互不信任的陣營之間爆發全面武裝衝突和殺戮。以史為鑒,各方都應該極力保持克制,致力避免浩劫的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