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盤點2021中國軍人心中的幸福時刻
http://www.CRNTT.com   2021-12-31 16:51:52


 

  今年夏天,因家中老人患急重症,駐南京某部戰士小李必須當日返鄉。簽完假條,他卻買不到當日的火車票。情急之下,小李還是背上背包趕到車站,隨後走向站內的軍人軍屬專屬服務台“碰運氣”。

  “先上車再補票!”看著一臉愁容的戰友,某部軍代表唐剛迅速查詢列車時刻表,開具了最近一班列車的補票證,把歸心似箭的小李送上了高鐵……

  這一年,為保障軍人軍屬出行更加順暢,軍委後勤保障部相關部門與地方政府、交通部門相繼出台政策,在全國航空、鐵路、水路、公路領域,為軍人及隨行親屬提供交通出行優先優待服務。

  依法優先,是社會對軍人職業價值的認同與褒獎。今年6月30日起,現役軍人持有效證件,即可在成都市內免費乘坐城市軌道交通工具。7月29日,北京市向駐京部隊官兵及相關優撫對象正式制發“電子擁軍卡”,現役軍人僅需在個人手機操作就能註冊申領,享受北京市內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的免費服務……

  暖心事,遍地開“花”。隨著《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施行,各類惠軍福利將陸續出台,發生在軍人身邊的暖心事還會越來越多,結出累累碩果。

  安心,軍屬對幸福和企盼的詮釋

  家庭,軍人心中柔軟的牽掛。

  這一年,許多基層官兵在外參加駐訓或執行任務,很多時候“有家不能回”。這一年,“你在遠方駐防,我在家鄉守望”成為軍嫂深藏於心的思念。

  年初,雲南一位軍娃皓皓突發急性心肌炎,病情危重。為了小軍娃的生命,軍隊醫療系統展開了一場生死救援——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3名醫生遠赴雲南昆明,護送軍娃皓皓搭乘高鐵,歷經13小時,跨越2600公里,及時趕到了解放軍總醫院兒科醫學部。

  這是生命的托舉、幸福的守望——經過手術治療,軍娃皓皓轉危為安,一個月後康復出院,這個軍人家庭回歸平靜生活。滿懷感恩之情的皓皓母親說,孩子平安,她很安心。

  安心,是一位軍嫂對幸福生活的詮釋。安心,來自對軍人家庭各項保障政策愈加完善的肯定。

  2019年4月13日印發的《關於調整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所有未滿18周歲的軍人子女,被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從那以後,軍娃到軍隊醫院就診,有了優待和優先保障。

  今年歲尾,《軍人及軍隊相關人員醫療待遇保障暫行規定》出台。這項於2022年1月1日施行的醫療待遇新規定,將免費醫療保障服務範圍擴展到軍人配偶、軍人未成年子女,軍官軍士父母及其配偶父母享受優惠醫療,為備戰打仗凝聚了軍心士氣。

  在政策牽引下,軍隊醫療系統強化為軍服務意識,持續將優質醫療保障服務向偏遠基層、向備戰前沿拓展——

  東南沿海,海軍軍醫大學組織院士專家醫療隊,深入東部戰區海軍部隊開展醫療巡診,行程2000多公里,服務對象覆蓋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3大海軍兵種;

  西北戈壁,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派出醫療保障分隊,為駐訓官兵進行健康檢查、問診送藥,並傳授防病治病、突發情況處置等醫學知識;

  北疆邊塞,沈陽聯勤保障中心派出“海島醫療隊”,帶著先進的儀器設備和藥品,登上島礁,為守島官兵悉心診療。

  從健康領域到住房保障,軍人軍屬的安心,來自保障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前不久,軍嫂黃瑩和她在部隊服役的丈夫王立新結束長達8年的兩地分居生活,搬進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新建成的公寓樓。住進寬敞明亮的三室一廳,夫妻倆開心極了。

  今年5月,軍委後勤保障部有關部門對軍隊公寓住房室內裝修進行標準化規範,並在全軍不同類型部隊進行試點。各地新裝修的公寓房相繼建成,官兵和隨軍家屬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家”。

  12月上旬,第83集團軍某旅按照官兵提出的“整修清單”,對公寓房進行全面翻修。配齊家電的房間格外溫馨,部隊還根據不同軍人家庭類別,打造老人房、兒童房、新婚房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