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葵湧醫院藝術治療 病人創作中尋獲希望
http://www.CRNTT.com   2021-12-29 12:14:54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不少精神病患者受病情困擾,難以重新踏入社會,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葵湧醫院日間復元中心採用藝術治療方法,透過讓精神病患者接觸藝術創作來改善病情,效果顯著。其中兩名複原者的創作更用於醫管局30周年的紀念品設計中。其中創作作品“迷宮”的抑鬱焦慮及驚恐症患者葉錦英,加入治療兩年後病情大有好轉,希望盡快重投社會。

  作品製作醫管局30周年紀念品

  葉錦英以往在設計公司工作,由於常需趕圖,日夜顛倒,壓力巨大,而且同時修讀大學課程,導致她精神一直緊綳,經常胃痛,又容易心慌手震。求醫後確診抑鬱焦慮及驚恐症,但透過藥物治療,錦英仍能外出工作,做一些簡單的文字工作。

  直到2018年,錦英媽媽忽然離世,她的病情就一發不可收拾,“有時候會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在說媽媽的事情……”錦英又會因為一些小動靜而大為震驚,無法再做任何工作。最終在2019年被轉介到葵湧醫院日間復元中心職業治療部。

  錦英表示,開始以創作治療病情後,“每當我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或者感到驚恐的事情,就會畫畫,之後就會感到平靜”。她的作品“迷宮”是由一條線一筆不斷地畫出來的凌亂迷宮,她表示,在精神病患者的眼中,病患生活就像身處迷宮一般,看不到盡頭,但她相信只要堅持一直走下去,早晚能夠走出迷宮。錦英表示,現在最希望就是能夠早日回到社會工作,重歸正常生活。

  今年22歲的吳林鑫則患有躁鬱症,病症讓她與家人的關係非常惡劣,經常爭吵,後被送到職業治療部接受治療。她的作品是海洋,海洋的兩旁有象徵深淵的黑洞,但又有絲綢形狀的陽光照耀。她表示,對於病人而言,病困就如深不見底的海及深淵一般,但只要不放棄,總會堅持到陽光照耀的時候。

  醫管局二級職業治療師梁瀞文表示,兩位複原者的作品都已被選用以製作醫管局30周年紀念品。她說,以往對於精神病患者,醫院只會做到控制病情,但現在更注重複複原元素,希望病人可以透過藝術治療,重拾與身邊人的聯繫、積極面對生活、認同自己、了解生活意義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