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竹竹合併派系有意見 蔡英文出手促黨內團結
http://www.CRNTT.com   2021-12-22 17:41:45


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中評社 黃筱筠攝)
 
  蔡英文談話全文如下:

  近來,大家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討論,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看法。我想跟各位報告的就是,以現在地方政府的規模來看,六都就占人口的七成,其他非“直轄市”的16個縣市,只占人口的三成。

  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件事情,就是地方政府治理是不是要有一個必要的規模,有了那個必要的規模之後,治理才會產生效率和品質。所以我們在思考,現在以六都情況來看,六都形成,有它的背景跟意義,六都出現,也讓我們看到台灣整體發展,以前以台北,後來往高雄,這兩個核心發展,六都出現,其實也出現六個核心發展的態勢。

  我們也希望像這樣發展的核心,能夠在台灣出現更多,當一個台灣有很多不同地方發展核心的時候,整體可以帶動台灣發展。要不然如果還是按照舊的觀念,只是以“中央政府”來帶動全台灣發展,我覺得那個量能不夠,我們必須強化地方治理的量能,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要提升地方治理的量能,縣市的整合跟合併就必須是一個考慮的方向,所以我們也希望在適當的時機,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鼓勵縣市進行合併,甚至於能夠一定程度的升格。

  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現在看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新竹地區,也就是新竹縣市,它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而且是台灣最重要產業的命脈所在,也是全球具有競爭性、戰略性的產業,所以基於我們國際經貿的戰略長遠的佈局,以及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當下,台灣必須要掌握關鍵契機。

  新竹縣市作為台灣科技重鎮,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規模跟量能,強化台灣關鍵產業的發展,這個是一個滿迫切的問題。

  我也希望,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新竹縣市的需求,但是未來我們也會看到台灣其他地方,也會出現這樣的需求,我們會在每個地方,可能都會出現一個核心的城市,核心城市所建構起來的治理量能,就變成共同推進台灣發展的一個力量來源。

  所以我們也希望縣市整併的問題,當條件成熟了,民意也達到共識的時候,我們就把它往前來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一件事,除了“直轄市”,現在非“直轄市”的縣市,他們確實有量能不足的問題,尤其在財務、財源的問題上,我們也發現,它們也有一些必須得到“中央政府”協助的地方。

  我希望,將來“行政院”在未來的財務的分配上,能夠盡量達到一個目標,也就是“縣市平權”,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實際上的達到,比如說專案性計劃補助,或者是地方性建設投入,盡量縮小“直轄市”跟非“直轄市”的差距,務必做到資源對於這些非“直轄市”的縣市,“資源只會多不會少”,而且建設也只會多不會少的情況。

  我知道社會各界、黨內同志希望在這個議題上能夠有進一步的討論。我也知道,除了新竹縣市之外,應該還有一些縣市希望能夠被考慮,但考量時間,我認為我們應該,像現在已經成案的法案,能夠儘速成案,而且通過,並且持續透過大家的建議跟想法,更周全的面對當前地方自治的課題,解決各縣市地位、資源不對等狀況。

  在這個議題上,我相信未來還有很多需要一起討論的地方,重點在於,既然我們已經發動修法,就必須讓修法順利完成,這點希望所有中常委、“立委”同仁也可以支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