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納利僑界攜《歐洲時報》舉辦視頻研討會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2:21:15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據歐洲時報報道,2021年12月12日上午11時,加納利僑界聯合《歐洲時報》共同舉辦“後疫情時代”華商發展方向及如何應變局謀發展研討會。會議由西班牙媽祖文化董事會秘書長楊銀峰主持。海島華商結合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已經或即將要拓展的新興行業展開討論。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領事參贊韓亞慧、領事張進等參會。

  出席研討會的各位華商分享了各自經商過程中的經驗。特內裡費華人華僑協會會長邱增發分享在進出口貿易行業多年經商的經驗。首先,他回顧了在西班牙期間體會到的華商創業史,隨後結合自身經驗,談了目前從事進出口貿易的華商面臨的困難。該如何應對危機,他表示,除了要維持線下的正常經營,華商還可增加線上購物。利用線上線下綜合模式,減少染疫風險從而增加營業收入。其次,華商可以推出將商品通過電商平台進行銷售,或是投資或併購當地具有特色的企業。甚至在供應鏈成熟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在當地生產產品。

  加納利華人華僑協會秘書長鐘海雲,介紹了她作為餐飲業經營者的經驗。鐘海雲介紹加納利經濟總體來說還是以旅遊業為主,多年來,中餐處於比較飽和的狀態,變化不大。所以她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後,決定投身西餐。在多年經營的過程中,她收獲不少肯定,深感欣慰。但她認為,個體經營還是有許多局限,華商應謀求共同發展。這次的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讓她聯想到了2008年曾經經歷的經濟危機。但是她覺得危機就是轉機,希望大家要有信心,共同挺過這個難關。

  大加納利華人華僑青年會副會長孫津立,從90後的角度介紹了華二代的創新商業思維。他表示,旅遊業恢復到2019年的時間,至少需要3至4年時間。疫情期間,因為資金鏈的問題,導致許多企業倒閉,使很多店面空出,華商因為資金充裕,反而有機會能拿下店鋪。他認為大部分華商經營的都貼近民生,潛力很大。在後疫情時代,要升級,需要多為客戶著想,為客戶帶來感動。不斷升級服務,才能為客戶創造更好的體驗。隨著新的華二代華三代的崛起,未來希望能塑造出新的華人社群形象。他還介紹了本土出生的華二代的生存狀態。他介紹,華二代受父母影響,從事傳統行業的比較多。總體來說,華二代有創新精神,不少人都開新型的餐館,如日本餐、亞洲餐。華二代在員工管理方面也更本土化。他們聘請的員工75%以上都是當地人,管理者也多用西班牙人。這些管理者大多學過企業管理專業,因此在給予員工待遇,績效獎勵方面會更加適合當地情況。還有不少華二代從事零售業,尤其是大型百貨。也有不少華二代從事電商。至於華三代,他們即將畢業。相信會在三五年後,新一批有文憑又有創新精神的華商崛起,會給華人社群帶來嶄新的形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