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入世全球紅利不容惡意塗黑
http://www.CRNTT.com   2021-12-14 12:07:02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評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周年之際,國際上少數造謠污蔑之詞聒噪不已。此前就有美國媒體稱,中國入世給美國部分地區和某些產業的工人帶來持久性損害,“這些傷害現在仍未恢復”云云。此類聒噪,貽笑大方。

  一面長期享受中國入世紅利,一面責難中國占了便宜,美方某些智庫和政客“得了便宜賣乖”的嘴臉令人作嘔。美國少數人惡意塗黑中國入世紅利做法用心險惡,手法與他們在其他領域抹黑中國如出一轍。

  與美國某些人鼓吹的“逆差外因論”“美國吃虧論”等荒唐論調相反,國際主流經濟學界認為,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產業外移以及失業問題源於美國消費過度、投資不足的結構性矛盾,與中國入世並無必然聯繫。

  “全球化時代,即便中國不入世,美國也不可能逆轉產業外移趨勢,不可能改變美國與上百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的事實,”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說,“這是美國企業的自主選擇,是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

  正如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所言,美國公司跟中國做生意,並非是受脅迫,而是出於商業訴求,“將美國公司描繪成中國壓力的受害者非常奇怪”。

  強迫不成生意。WTO框架下,國際商業合作基於平等互利、合作共贏。中國入世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眾多西方國家,絕對不是像有的人鼓噪的那樣“吃了虧”,反而是受益匪淺。

  僅以美國為例,在雙邊貿易層面,過去20年,高性價比的中國商品和服務,帶給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巨大實惠,幫助美國經濟緩解通脹壓力。牛津研究院估計,美國自中國進口低價商品在2015年幫助美國降低消費物價水平1%至1.5%。美國運輸、批發和零售行業得益於中美貿易,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同樣獲利頗豐。此外,中國需求還直接造福美國就業市場。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美國對華出口支撐了超過11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