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財政政策要精准提升效能
http://www.CRNTT.com   2021-12-14 09:07:44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2022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續”。這是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出的更高要求,明年財政政策在繼續保持積極取向的同時,將把提升效能放在突出位置,既對經濟保持必要支持力度,又高度重視政策和資金切實發揮實效。

  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手段,財政政策的工具和手段日益豐富,作用越來越凸顯,有效推動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非單純在支出規模、赤字率等方面做量的擴張,而是要更加注重在穩增長、調結構等方面的效果。要進一步充分發揮作用,必須提高政策和資金的精准性、有效性。

  還要看到,提升效能也是應對當前經濟運行風險挑戰的需要。效能是財政運行的內在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強調提升效能尤為重要。近年來,加大支出力度、減稅降費、直達資金、專項債券等一系列財政政策工具打出了有力的“組合拳”,成效十分明顯。同時,財政收支矛盾問題突出、加力空間有限,必須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需要,對各種“黑天鵝”“灰犀牛”嚴加防範。為此,不僅要在“量”上確定合理規模,更要在“質”上確保政策更加精准有效,確保財政可持續。

  提升效能,要重視支出效率和資金績效。當前財政收支總體處於緊平衡狀態,把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益至關重要。在支出效率方面,我國創造性設立並常態化實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下一步有必要研究如何擴大直達資金範圍、優化分配使用流程等。專項債發行要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切實發揮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作用。同時,要持續深化實施績效管理,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值得強調的是,資金使用不能“大水漫灌”,而必須“精准滴灌”,特別是要向民生保障領域傾斜,向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等關鍵戰略領域聚焦。

  提升效能,要重視市場主體獲得感。財政政策效能如何,一個關鍵指標就是市場主體感受如何。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持續推出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從多方面為企業紓困解難,特別是減稅降費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下一步,要保持減稅降費政策的連續性,針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需求,研究出台新的針對性措施,幫助其更好應對生產經營困難。

  提升效能,還要強化嚴守風險底線。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風險總體可控,但各種問題、隱患仍不少。一方面,要加強地方政府債券特別是專項債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防止資金沉澱閑置、違規挪用等問題,防範法定債務風險;另一方面,要持續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穩妥化解存量、堅決遏制增量。

  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落實這個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就要做到穩健有效,要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前瞻性和靈活性,提高政策效率和效果,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