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發揮高校優勢 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實力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3:23:41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南方日報評論,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正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把創新發展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科研院所、“雙創”空間等科技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優勢,大力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實力。據有關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聚集了150多所高校、900餘家衆創空間,國家備案衆創空間達248家,其中以高校、高校研究院、大學科技園為運營主體的衆創空間18家,這些高校衆創空間的建設為打造“研發—轉化—生產”良性循環的大灣區高校創新產業鏈提供了創新創業服務平台。高校衆創空間被賦予促進高校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科教融合育人的雙重使命,為推進粵港澳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服務新發展格局發揮著重要作用。

  高校衆創空間具備平台特征

  高校衆創空間作為高校與衆創空間的結合體,集聚創新與創業、教育與實踐、孵化與投資等功能於一體,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跨界資源整合共享,在服務“供給者—需求者”之間建立起通暢、有序、高效的溝通渠道,其多邊協同架構、敏捷聚散和配置資源、外部交叉網絡效應多元交互機制等屬性具有明顯的平台特征。

  開放式多邊創新平台聚集資源。從本質上講,高校衆創空間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創業孵化器,是一個開放的多邊創新平台,打破了孵化器封閉式創新網絡“一對一”的尋價服務機制,通過綫上綫下結合建立開放式平台化資源匯聚與整合機制,實現高校創新創業主體供需之間的匹配與對接。

  價值鏈兩端延伸激發網絡效應。從創新價值鏈角度看,高校衆創空間實現創新創業孵化鏈的前後兩端延伸,向前對接高校師生的科技發明、產品創新等,向後對接產業領域實現高校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發展,提供有效資源對接條件,擴展創新關系網絡邊界。

  多元主體融入協同創新全過程。在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化過程中,高校衆創空間扮演的并不是簡單“中介商”或“二傳手”的角色,而是通過建立多邊協同創新機制精准匹配創新創業主體與資源供需,進而直接參與創新創業多元主體協同創新、價值共創的全過程。<nextpage>

  高校衆創空間的平台化演進邏輯

  在近年“雙創”政策的引領下,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聚集的高校與產業優勢,大灣區高校衆創空間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得到快速發展,大部分高校都已建成自己的衆創空間,結合自身優勢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模式。但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衆創空間同質化嚴重、資源鏈接聚合能力不足、功能定位模糊、可持續發展能力弱化等問題也不斷凸顯。高校衆創空間平台生態系統的建構不是一蹴而就的,歷經從開始創新主體“一對一”尋價服務進行單向度垂直綫性孵化,到集聚資源要素和價值活動於一體建立多元主體協作互動的生態網絡,再到基於多邊平台架構、界面規則及價值網絡鏈接聚合跨界資源,實現平台化匹配供需對接、多元主體協同創新和價值共創的平台生態系統。梳理其中迭代創新模式的動態演進過程,高校衆創空間發展的演進邏輯涵蓋三個主要階段。

  搭建平台基礎架構階段。高校衆創空間生態創建之初核心任務匯聚、整合資源搭建基礎用戶數據庫,重點是准確把握平台定位,構建異質性組織身份和營造親和創客需求文化氛圍,快速、低成本地獲取經用戶證實的認知,進而促進衆創空間在競爭和創新過程中處於優勢地位,匯聚和整合更多的創新創業主體與跨界異質資源進入平台,不斷壯大衆創空間資源要素的數量和規模。圍繞創業者需求核心,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優勢,高校衆創空間主要基於自身學科特點、資源特色與能力以及科學合理的制度設計等獲得合法性資源、制度資源、冗餘資源等,構建差異化、專業化的組織身份,兌現創新創業資源異質需求的能力、偏好、強度等,提升快速塑造品牌的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進而提高校內外創新創業主體參與度;通過營造契合創業需求的空間硬件、軟件服務、文化氛圍,打造與創新創業主體具有強親和力的運營團隊,邀請社會知名創新創業導師加盟、塑造成功的創新創業校友案例來增強社會感染力等方式,強化創新創業主體對空間的情感認知、價值認同,在篩選、整合、配置各類創新創業資源過程中,構建起具有較高信任度和高質量創新創業資源配置的共享平台。<nextpage>

  激發網絡協同效應階段。高校衆創空間作為多元主體參與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平台領導,要在前期平台架構沉澱基礎數據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延展其價值網絡邊界和組建模塊,獲得生態系統的核心生態位。在生態發展期,高校衆創空間關鍵在於把散落在不同生態網絡單元的異質資源和能力進行連接整合,增強平台用戶關系強度,在有利生態位上通過不同的創新載體、技術規定或者組織模式,不斷吸納政府、科研院所、投資機構、中介機構、企業等第三方資源進入其構建的生態網絡,逐漸形成多層次主體和多路徑協作的複雜結構網絡,激發其社會網絡資源的同邊和跨邊網絡效應。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趨勢,高校衆創空間要將衆創平台的價值主張和服務嵌入到創業主體的異質性需求中,通過設置合理開放策略與多邊合作架構,激發網絡協同效應,對內打通校內科研、教學、創業實踐等鬆散創新主體、群體或組織的合作壁壘,對外搭建與政府、企業、地方產業、社會組織等聯結的信息與資源對接渠道,打破校內外資源的時空邊界,將創業主體嵌入衆創空間平台構建的社會資源網絡,吸引與高校創新創業互補的跨界異質資源和能力,從而形成高校創新創業價值網絡生態圈。

  構建平台生態系統階段。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要素積累和用戶沉澱,整個高校衆創空間平台生態基本構建成型,但其中平台參與者的多元化和參與方式的差異化,容易引起其組織形式、商業模式和社會網絡結構的變革、顛覆及重構。因此,在生態成熟期,高校衆創空間要處理好平台生態系統構建過程中多元主體協同治理的問題,進而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此時衆創空間將不再以個體為單位孤立存在,而是作為平台領導占據著生態系統的核心生態位,發揮在生態系統中的領導作用,加強平台架構控制,促進創新創業主體間的共生依賴和互補創新。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跨區域合作機制不完善的現實,高校衆創空間要打破固有時空邊界限制,通過協同創新、網絡嵌入、價值共創等界面規則融入基礎平台區塊,協調生態系統中原本鬆散連接、弱關系或無關系的創新創業主體進行同層次和跨層次的互動聯結,促使多元主體的跨邊界協同創新和功能互補,擴大衆創空間平台的社會關系網絡邊界,獲得更多高質量的結構資源,形成高校衆創空間平台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從而降低外部環境對高校創新創業活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推動空間平台與政府、金融機構、產業、企業等結成聯合共贏關系,更有利於高校衆創空間的生存、發展和擴張。

(丁煥峰: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育廣: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