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11月CPI、PPI同比漲幅“一升一降”
http://www.CRNTT.com   2021-12-10 13:55:33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有所擴大。據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11月份,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但環比漲幅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國內物價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從同比來看,11月份CPI“籃子”商品價格漲幅大多有所擴大。其中,食品價格同比由上月下降2.4%轉為上漲1.6%。食品中,鮮菜、雞蛋、淡水魚和食用植物油等價格漲幅均超9%,其中雞蛋價格同比漲幅達20.1%。

  值得注意的是,受季節性消費需求增長及短期肥豬供給偏緊等因素影響,占CPI較大權重的豬肉價格出現明顯反彈,11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2.7%,降幅比上月收窄11.3個百分點;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12.2%。

  “受局部地區降溫暴雪等不利天氣影響,入冬以來鮮活農副產品生產、運輸成本有所上升,叠加接近年底節日消費備貨採購,食品需求季節性增加,蔬菜、水果、豬肉等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帶動CPI漲幅擴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岩分析。

  不過,從環比來看,前期社會關注的鮮菜價格出現明顯回落。隨著各地多措並舉保障“菜籃子”供應,蔬菜上市量逐漸增加,11月份鮮菜價格環比漲幅較上月大幅回落9.8個百分點。

  記者從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了解到,有著蔬菜價格“晴雨表”之稱的中國蔬菜價格指數已連續下跌3周,近期蔬菜價格整體處於下跌走勢。

  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中國蔬菜價格指數分析員何曉傑說,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期部分北方地區將有一次降雪過程,但這對現階段山東、雲南等蔬菜主產區影響較小,且南方菜將進入集中上市期,市場貨源會逐漸充足,短期內蔬菜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將維持小幅下跌走勢。

  統計數據顯示,自10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持續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建議,當前要繼續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力度,加快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與CPI同比漲幅擴大不同,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這表明連月來的煤炭、金屬等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初步得到遏制。

  具體來看,11月份,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14.9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8.9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3.0個百分點。

  從環比來看,部分主要行業價格均出現明顯下降。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介紹,多部門聯動遏制煤炭價格非理性上漲,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20.1%轉為下降4.9%;金屬行業保供穩價效果顯現,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3.5%轉為下降4.8%。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11月份部分主要行業價格出現回落,但同比漲幅仍較高,且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食品製造業等行業價格漲幅擴大,當前仍需加強大宗商品價格監測,持續發力大宗商品保供穩價。

  “當前,家裝等多個行業價格已明顯上漲,大宗商品價格向部分終端消費品價格傳導的趨勢或將延續,對此,要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引入成本共擔機制,加大對下游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緩解大宗商品價格傳導壓力。”王立坤說。

  近期,全球通脹壓力上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通脹壓力持續,是否會影響到我國物價運行?

  郭麗岩分析,展望今後一段時間,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蔬菜、豬肉等鮮活農副產品市場供應充足、產銷銜接暢通,居民消費領域商品和服務供給總體充裕,國內CPI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隨著各項保供穩價措施逐步落地,多數工業品價格可能趨於回落,預計後期PPI漲幅有望總體延續回落態勢。

  “隨著跨周期宏觀調控各項舉措精准到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持續釋放,經濟工作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國民經濟供需循環、產業循環、市場循環進一步暢通,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基礎將更加牢靠,全年物價預期目標能夠順利實現。”郭麗岩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