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法治中國不容拐賣兒童 “團圓”定有期盼
http://www.CRNTT.com   2021-12-10 11:16:55


12月6日,孫海洋一家團聚。當日,尋子14年、電影《親愛的》原型人物孫海洋與兒子孫卓在深圳相認,一家人相擁而泣,14年骨肉分離終團圓。
  中評社香港12月10日電/不到半年裡,中國電影《失孤》和《親愛的》的原型人物郭剛堂、孫海洋相繼找到自己丟失的孩子。二人的尋子路,一個走了24年,一個走了12年。

  美國《僑報》12月9日載文《法治中國不容拐賣兒童 “團圓”定有期盼》,“團圓”行動發起前,中國警方的立案調查,民間尋親組織、網站,尋親微信群、QQ群等,是這些子女被拐家庭的寄托與希望。這些努力因信息渠道的單一或信息的滯後而受限。

  但想要找回子女的父母們從未放棄,中國各地警方的調查取證和民間社會的幫助也從未停止。有寶貝回家尋親公益組織,調動數萬名志願者力量;有福州淘寶女店主啦啦醬2年發出20餘萬個特殊包裹,上面印著走失被拐兒童的照片與信息;有河南鄭州的制鞋商連續4年在總計800多萬雙新鞋上掛上印有失蹤兒童信息的標簽;還有青島瓶裝水企業將其產品印上失蹤兒童頭像,并許諾成功幫孩子還家者重獎10萬元人民幣……

  國家層面上,中國政府也在不斷更新方法,不斷進行嘗試。2016年1月,中國民政部開發啓用全國救助尋親網,作為各地救助管理機構發布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尋親信息的網絡平台。同年7月,中國民政部與包括今日頭條在內的通用信息平台開展“互聯網+救助尋親”合作,中國國內2000多個救助管理機構在救助疑似走失、被拐、被騙人員時,可免費借助這些新聞客戶端的海量用戶和先進定位技術,選擇在走失地、口音地、戶籍地等特定區域向手機用戶推送尋親信息。現在,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救助管理機構已全部依托全國救助尋親網開展受助人員尋親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