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全面降准更好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
http://www.CRNTT.com   2021-12-10 09:07:03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12月6日宣布,將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主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文章表示,此次降准在市場預期之內。上周五,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時表示,中國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運用多種貨幣工具,適時降准,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確保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文章分析,之所以在此時選擇降准,可謂未雨綢繆。一方面,是由於經濟仍面臨周期性下行壓力。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國內經濟恢復發展面臨一些階段性、結構性、周期性因素制約。從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工業生產和新訂單已有所恢復,但考慮到疫情多點散發對服務業和消費的拖累,以及未來出口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仍有必要採取一定的穩增長舉措。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部分房企仍然面臨經營壓力甚至違約風險。此時加大資金投放力度,既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也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

  從可行性來看,當前降准面臨的掣肘也明顯減弱。一方面,經過前期的保供穩價、擴能增產政策,生產資料價格明顯回落。11月PMI出廠價格分項指數下滑12.2個百分點至48.9%,達到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這預示著11月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將見頂回落,貨幣寬鬆的空間逐步打開。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幣兌美元表現強勢,今年以來已升值2.5%左右,亦不用擔心貨幣寬鬆導致匯率走弱和資金外流。

  文章認為,這種情況下,通過全面降准,可以加強跨周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以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從央行的銀行家問卷調查來看,三季度,無論是實體經濟需求還是銀行風險偏好都有所下降。通過降准,既可激發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能激勵金融機構加大投放力度,進而對衝信用收縮壓力,穩定市場預期。

  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目前中期借貸便利(MLF)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的主要渠道,但這種方式更有利於大型金融機構。通過降准,可以同時增加中小金融機構的長期穩定資金,使其有更大動力去支持中小微企業。

  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有關金融機構統一執行最優惠檔存款準備金率,此次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通過讓利可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全面降准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的取向發生改變。事實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近年來已成為央行調節流動性規模和結構的常規工具。降准落地之後,將會驅動M2增速反彈,輔以“雙碳”、專精特新等結構性寬信用政策,有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