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農資保供穩價需系統梳理
http://www.CRNTT.com   2021-12-08 10:08:25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經濟日報社評,近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化肥生產協調保障工作專班穩定今後一段時期化肥供應的通知》,部署地方建立化肥生產協調保障工作專班。為助力化肥保供穩價,2021—2022年度化肥“商儲無憂”試點項目近日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啟動。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是關係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受生產成本推動、國際市場傳導、社會庫存降低等因素綜合影響,今年國內化肥價格明顯上行,氮、磷、鉀等主要品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較大。近期,有關部門多措並舉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精准投放國家儲備鉀肥,降低化肥企業稅率,幫助化肥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取得了初步成效。

  產得出還要供得上。化肥是工業的制成品、農業的投入品,其生產是全年,使用循農時,集中於春耕。化肥保供還涉及交通運輸、鐵路部門、供銷系統。因此,要在保障原料、能源等生產要素供應基礎上,全力暢通供應化肥運輸配送,落實好農用化肥運價優惠政策,保障進口化肥海運需求;發揮各級供銷合作社化肥流通主渠道作用,加大在重點產糧區的運銷備肥力度;適當擴大化肥淡季商業儲備規模,適當增加進口鉀肥的商業儲備量,從而保障供應基本穩定。

  在化肥保供穩價的同時,還要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自2015年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啟動以來,經過普及科學施肥知識、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倡導有機肥替代化肥,我國化肥使用量已連續4年負增長。但是,化肥減量增效依然有很大潛力可挖。無論是從節約生產成本還是從提高作物品質角度來看,都有必要進一步推廣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等施肥技術和緩控釋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支持肥料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從源頭上提升肥料利用率。

  從長遠看,還要完善農業補貼與農資價格聯動機制。今年化肥價格上漲主要是受經濟規律影響,事實上,農資價格高位運行已成為近年影響農民種糧增收的最大因素之一,強農惠農政策部分被農資漲價因素衝減。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發放補貼。這啟示我們,農資保供穩價需進行系統梳理,保證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兼顧農資企業的合理利潤。當前,建立完善農業補貼與農資價格聯動機制,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探索,明確聯動條件和範圍,跟蹤測算價格漲幅,及時按相應幅度給予實際種糧農民補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