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日前,中德安聯人壽宣布已收到監管部門批覆,中信信托將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聯49%的股權轉讓給安聯控股。轉讓後,安聯控股將持有中德安聯100%股權。至此,中德安聯人壽成為中國首家合資轉外資獨資的人壽保險公司。
外資為何加速進入中國保險市場?這得益於我國實施的一系列金融開放政策。外資持股比例放寬、取消保險經紀業務經營年限要求……深化合作、擴大開放已經成為近年來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重要特征。
外資如此迅速布局,看中的是國內巨大市場。儘管我國保費規模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都亟待提高,險種的針對性和多樣性不夠。意外險、短期健康險、責任保險……這些“新藍海”正是外資險企可以發力的領域。
外資險企的進入,對中資險企來說不僅僅是“狼來了”,更多的是可以從競爭中取長補短。以短期健康險為例,近年來保費收入持續高增長,2015年至2020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7%。雖然許多中資險企研發的產品銷售勢頭迅猛,成為“網紅”產品,但是透過經營數據可以發現,不少產品的賠付率、費用率居高不下。還有個別險企的短期健康險上半年再保後賠付率仍超過80%,可謂賠本賺吆喝。相比之下,部分外資險企的短期健康險產品賠付率不超過25%,且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定。這說明外資險企在經歷過太多經濟周期的考驗後,其定價水平、風控能力和銷售策略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值得中資險企研究學習。
與此同時,外資險企經過多年的發展,較為崇尚精耕細作的經營思路、穩健經營的發展理念。面對行業的變化和外部衝擊,表現出良好的韌性與抗風險能力。以壽險行業為例,今年7月友邦人壽啟動了新一輪的卓越營銷員渠道建設,提出了打造“保險企業家”孵化平台的經營理念。面對壽險行業普遍存在的增員難、代理人素質待提高的問題,這一舉措可謂切中要害,也值得中資險企學習借鑒。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內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資險企也越來越多地瞄准國外市場。中國太保、中國太平、中再集團都已經在境外試水保險業務和資管業務。
只有以開放、合作、借鑒、共贏的心態面對市場競爭,保險企業才能夠加快發展壯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於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