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潛歷史價值,激蕩新的文化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21-12-07 12:59:33


 

  比如在第一集《一局輸贏料不真》中,香菱成為了中心人物,不僅因為她是《紅樓夢》中從第一回貫穿到第一百二十回的藝術形象,更重要的是香菱的命運,突出地代表了那個時代中下層民眾的艱辛與苦難:受盡達官貴人與官府的欺凌而申訴無門。面對榮寧二府的姿意繁華和表面的太平盛世,香菱經黛玉教導,終於寫出了“精華欲掩料應難”的詩句。這實際上是曹雪芹在坎坷人生路上,百感交集中一點最深刻的體悟。

  第二集《斜陽寒草帶重門》,中心人物是晴雯。晴雯的性格率真,充滿活力,正是曹雪芹的青春偶像。然而在封建禮教下,面對王夫人的“雷嗔電怒”,她最後也只能是抱恨而亡。賈寶玉為晴雯寫下的《芙蓉女兒誄》,成為《紅樓夢》全書近百首詩詞中最感人的一篇,詩中所表達的正是曹雪芹對青春的哀挽,對尊卑高下不平等社會制度的唾棄,同時也是對整個令人窒息的社會形態的批判。

  毛主席非常喜歡《紅樓夢》,1964年8月,他在北戴河與幾位哲學工作者談話時就特意提到:《紅樓夢》我至少讀了5遍,我是把它當作歷史讀的,開始當故事讀,後來當歷史讀。作為一部系列紀錄片,《曹雪芹與紅樓夢》通過縝密的歷史考察和專業的學術分析,將作者與作品的關係做了別具新意的梳理與勾連,進一步彰顯了作品的社會價值和歷史意義。

  在影視敘事方式上,這部紀錄片也表現出很強的個性追求。全片六集,總長度為300分鐘,其中二維動畫為100分鐘,歷史再現搬演為100分鐘,其他專家學者訪談和實拍鏡頭100分鐘。三種敘事樣態,也有不同的審美功能和賞析特征。動畫片以演繹紅樓藝術形象和故事情節為主,人物性格鮮明,動作逼真,舒展大方、韵律感強,再配上明快奔放的音樂,特別適合於熟悉N次元文化的青少年觀看與欣賞。歷史再現搬演部分,注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同時也在環境、服飾、民俗和文化形態等各個方面,真實地還原現場細節,有力地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而專家訪談和實拍部分,則在當下視點上,展示遺跡舊址和歷史風貌,集中反映出最新的考察發現與學術研究的成果。動畫部分向虛,虛構的人物、虛擬的環境,虛幻的意境。歷史再現搬演部分虛實結合,對史書中的真人真事,各種視覺元素盡可能保真,然後由演員做情景再現和情緒再現。在實拍部分,全部是以真實為基礎,專家解讀有史可考,有據可查,不容置疑的權威性和學術性,保證了虛實結合的藝術殿堂,最終穩穩地矗立在真實性的基礎之上。

  面對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最複雜的”作者與作品,《曹雪芹與紅樓夢》採用了創新方法:作者本人實,藝術形象虛;曹氏家族榮辱實,榮寧二府興衰虛;曹雪芹人生坎坷實,賈寶玉等人物悲歡離合虛。虛實相間的藝術追求,極大地發揮了影視藝術的魅力,傳播了進入新世紀後,紅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紅樓夢》持續增長的影響力,有利於提升觀眾的歷史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長久以來,《紅樓夢》受到中國讀者和世界讀者的喜愛。據統計,到20世紀末,世界各主要語言都已經出版發行了《紅樓夢》全譯本,極大地提高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美譽度。進入到數字媒體時代,在微博、微信、短視頻和各種形態的碎片化、移動化傳播中,《紅樓夢》仍是久盛不衰的扛鼎之作。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期待總台紀錄片《曹雪芹與紅樓夢》能像1987年版電視劇播出一樣,催生社會上新的紅學熱潮,為融媒體時代《紅樓夢》的傳播提供新的藝術坐標,讓歷史經典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