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企業家峰會 郭台銘:期許企業攜手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1-12-07 14:53:11


郭台銘在兩岸企業家紫⾦⼭峰會演講。(照片: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據調查報告指出全球⽜/豬等動物每年排放出甲烷氣體的排放量超過之前所有航空器的總體排碳量。綜上所述,兩岸的企業科技能量可以攜⼿合作,包括以基因改造的新樹種來進⾏⼤規模的植樹造林捕捉碳排放。⽽農牧業的基改動物以減少排碳⽽採取⽣物科技的基因改造技術合作,在減碳議題上會是多贏的新局,因為這種減碳不必再⽤電,避免造成⼆次排放及⽤電量再次增加,且可以避開基改⾷物的爭執議題。

  技術⼀旦成熟應⽤,可以⽴即⼤量推廣,可以預期碳達峰時間的提早達標、碳中和的美麗願景可以拭目以待。⺫前最重要的嚴峻考驗就是碳達峰,除了被進⼝國收取碳稅之外,還必須⽤未來可預⾒的⾼價去購買碳匯。如果兩岸的企業家⺫前什麼事都不做,企業的競爭⼒會輸在起跑點上。如果起⽽⾏的話,以兩岸⼈民的智慧及科技實⼒、強強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新危機,我們有信⼼把這個危機變成轉機,因為這個新議題對全球的企業⽽⾔都是新課題。

  格局:

  ⾯對變局,“應⽤能源的新課題”將引領“能源應⽤的新產業”,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是表⽰在遇⾒挑戰的時候,同時也會創造⼤量的機會,解決問題要靠創新,創新則需要科技,⼤部分的科技創新都需要企業家來發揚光⼤,期許兩岸企業家都能做好準備,⾯對新課題,迎來新產業。

  2. ⾯對疫情的肆虐,發揮兩岸企業界的運籌能⼒,建⽴健康永續的新常態社會

  變局:新冠肺炎⼤流⾏是百年⼀次的瘟疫,⼤流⾏到今天已將近兩年,從感染⼈數、死亡⼈數、流⾏的國家數看來都是⼀場⼈類的世紀浩劫。新冠肺炎⼤流⾏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企業、改變了我們每⼀個⼈。⼤流⾏第⼀年亞洲國家採取邊境管制、全民戴⼝罩、保持社交距離、廣泛的病毒篩檢的公共衛⽣防疫政策,有效的壓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張。

  ⼤流⾏第⼆年⾯對delta 變異株的新流⾏及新冠疫苗接種的不平均,全球陷⼊另⼀波更⼤的新冠⼤流⾏,世界各國無⼀倖免,因疫情所衍⽣的供應鏈斷裂影響了企業的運作也干擾了⽇常⽣活,疫情從“被動阻隔”到“主動抗疫”,新冠肺炎對⼈類⽣活造成的變局將演變為⽣活及⽣產的新常態,疫情控制的好壞只有相對沒有絕對,疫情控制能⼒的⾼下是考驗運籌能⼒的新挑戰,更是兩岸企業在促進⼈類永續健康和維持全球供應鏈順暢的新課題。

  兩岸目前往來均要求⾧時間的隔離防疫,疫情深刻的影響兩岸關係的密切的經貿合作。後疫情時代裡,如何在兩岸既有經貿基礎上,逐步、有序、可控的進⾏防疫合作以回復疫情前兩岸經貿之順暢,將為兩岸所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

  新局:如何在經濟活動復甦與疫情控制之間取得平衡,以動態決策與科技⼿段,應⽤簡單、便宜、⾼性能,並能在新的⼤流⾏威脅出現時快速並⼤規模檢測的平台,強化防疫能⼒,開創疫後新境界。近期歐美疫情再起,全球多國也已經歷第三波甚⾄第四波的疫情⾼峰,⽽南⾮更出現新變種病毒株“Omicron”, Covid19 幾乎已經可以說不只是Covid 20 甚⾄可以預⾒會是Covid 22。

  防疫需要仰賴科學⽅法及科學數據為基礎,擬定建設性及前瞻性的做法及政策。例如採取分級式、科學式的控管,⼜例如發展簡單、便宜、⾼性能的檢測平台,讓⼈民可以⾃⾏操作常規的居家篩檢,⽽在潛在的⼤流⾏威脅出現時,能夠在幾週內快速開發並⼤量⽣產針對新病毒的試劑,提供⼈民進⾏⼤規模檢測,以控制病毒傳播以及減輕既有醫療系統的過度負擔。

  格局:兩岸企業合作努⼒以早期預警與實時監測系統,避免類似的⼤流⾏威脅對於經濟與⽣活所造成的巨⼤損失再次發⽣。這些準備不是成本,⽽應視為可提供⼤量回報的投資。未來疫情並不會完全消退,將會持續性地影響全世界。因此,我們除了在經歷這次疫情並尋求解⽅外,也應記取教訓為下⼀次疫情的來臨作出充分準備。具體來說,我們可應⽤基因⼯程等新科技,發展便宜、快速、並準確地能同時檢測幾百種病原體或⽣物標記的檢測技術如我前⾯所提,這些為疫情的準備不應視為成本,⽽應視為可為政府提供⼤量回報的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