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科技自立自強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21-11-27 08:24:15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提出,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曾憲奎文章表示,科技自立自強是適應中國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的需要。改革開放後,中國實行以開放促進技術進步的發展模式,即在產業技術普遍落後的情況下,依托技術引進、模仿等方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複雜,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這一模式的弱點逐步凸顯,這就要求中國企業必須走科技自立自強道路,依靠自主技術研發,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自立自強是提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主要力量。在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下,經濟發展只能依賴於各種要素投入,造就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中國必須要進入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而這一模式的核心支撐要素便是技術創新。

  文章認為,從微觀角度看,只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中國企業才能擺脫對低成本競爭力的依賴,逐步培養起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盈利能力增強—投入更多資源用於技術研發、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良性循環;從宏觀角度看,只有依托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才能不斷提升,經濟效率才會不斷提高,從而實現經濟在各種資源消耗較低、對環境污染較小的情況下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國技術資源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具備了依靠自立自強發展科技創新的基礎。當前,中國在外圍技術、非關鍵技術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關鍵的挑戰在於大量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取得突破。而追求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主要內容的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就需要持續優化技術創新體系。

  文章提出,一是要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投入,並鼓勵企業不斷提升創新的產出效率。隨著中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整體創新意識在不斷提高,現實和潛在的競爭壓力迫使大量企業從事創新活動。因此,需要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的各項投入,引導企業依據現實需要、產業發展動向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不斷提高技術創新產出效率,提高技術創新和企業競爭力的緊密度。二是要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鼓勵企業成立創新聯合體。針對企業實力弱、重大技術創新單個企業難以單獨支撐等問題,解決之道便是鼓勵企業加強合作,通過競合的方式推進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三是要發揮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將技術創新轉化為產品和服務的關鍵要素。當前,技術轉化率低、可轉化技術資源不足是阻礙中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只有發揮企業家精神,積極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逐步緩解這一問題。

  當然,強調科技創新的自立自強,絕不意味著完全排斥國外的創新資源,反而要積極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使其為我所用,成為增強中國科技創新體系的有力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