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交所的“長尾邏輯”值得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21-11-15 13:30:08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據證券日報評論,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正式開市,首批上市公司達81家。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北交所籌辦緊鑼密鼓,步穩勢穩,寫下了北京金融街發展史上的濃重一筆。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是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布局,進一步滿足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需求的重要步驟。

  在新三板精選層基礎上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一個制度性的創舉。北交所開市後,新三板的精選層就不存在了,剩下基礎層和創新層。企業要在北交所上市,應當先進入創新層;基礎層的掛牌公司符合條件後,可以晉升到創新層。這樣,新三板不僅可以在不同層次上為中小企業提供市場化、差異化服務,而且在同一市場體系內構建起了金字塔式逐級遞進結構。這一制度設計,既參照了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分層理念,又緊貼中國中小企業體量規模、發展階段、創新發展的實際需要,更凸顯本土特色。

  2013年1月份,以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試點為基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始運行;同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推動該市場加速發展壯大。從2016年起,新三板走過了“設立創新層、基礎層”和“設立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兩個階段,分層制度不斷完善。適應中小企業不斷增長的制度供給需求,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勢在必行。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體現了黨中央對中小企業發展生態的高度重視,是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信號。

  長期以來,以制度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融資和聚集優質資源的有效機制,始終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既能便利中小企業融資、又能管控好金融風險,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設立新三板市場,將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擺在重要位置,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目前,新三板吸納了大批快速發展、有行業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掛牌公司融資合計達到5512.79億元,市場活躍度也在逐步提升。截至11月9日,今年共有112家新三板企業在滬深交易所上市。<nextpage>

  同時,新三板服務中小企業的空間也需要進一步拓展,無論交易機制、再融資機制、退出機制,還是支持并購重組、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的機制,都需要根據最新情況不斷加以優化。在新三板體系框架下,北交所和創新層、基礎層如何更好履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使命,也面臨很多的挑戰。完善分層制度安排,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形成可進可退、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將市場風險和價值發現統一起來,是優化資本市場制度供給的必要舉措。

  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是為了把盡量多的發展有前景、創新有活力、競爭有實力的中小企業囊括進來,讓他們在市場的洗煉中優勝劣汰。在新三板精選層基礎上設立北交所,同時優化創新層、基礎層的制度措施,既滿足各層次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發展需求,又可以貫通不同發展階段、發展規模企業的晉升之路,激發企業主體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

  借用“長尾理論”,可以很好地說明在新三板體系框架下,北京證券交易所和創新層、基礎層的關系。長尾理論原本是針對互聯網時代商業和經濟模式的。該理論強調,人們的大量需求會集中在頭部,這部分稱為“流行”;而個性化的、少量的需求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舉例說,一個大型書店通常可以擺放10萬本書,這些書滿足大家的頭部需求;但亞馬遜網絡書店銷售額的四分之一來自排名在10萬以後的書籍。這說明在長尾需求中,雖然單體需求規模較小,但匯集起來的總體規模不小。

  北交所和創新層、基礎層的整套制度安排,就是要滿足企業群體中的長尾需求,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差異化、廣覆蓋的服務。在整個新三板市場內,北交所是“龍頭”,創新層、基礎層是基礎,可以看作長尾部分。如果進一步拓展,那些准備進入新三板基礎層的企業,也可以算作長尾的組成部分。筆者認為,這一制度設計是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務實選擇,是創新性安排。只有不斷深化對中小企業地位作用的認識,在資源分配、制度供給、機會平等各方面完善政策措施,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新三板市場從2013年設立至今,已經走過了近9年,其制度積累、實踐積累彌足珍貴。設立北交所,是深化資本市場對接中小企業需求的重大探索,一是可以讓更多企業公平享有資本市場服務,提高市場的包容性;二是北交所的發行上市條件低於科創板、創業板,可進一步暢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路徑。我們相信,隨著北交所開市運行,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補發展、協同發展的新局面即將開啓,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投資者多樣化投資需求的空間將進一步拓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勢頭也將加快形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