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入世”二十年的巨變有目共堵
http://www.CRNTT.com   2021-11-14 00:02:07


 
  回想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是多邊貿易體制史上最艱難的一次較量,在世界談判史上也極為罕見。談判時間長達15年,中國代表團前後4任團長前赴後繼,而美國也先後有5位首席談判代表參與談判,歐盟也換了4位首席代表。時任總理朱鎔基曾感慨地說:“黑發人談成了白髮人。”

  這場談判何以如此艱苦卓絕?用一位外國經濟學家的話,“這是一場把全球最大的計劃經濟國家納入到市場經濟的多邊體制的談判,是一場把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納入到全球開放的大市場中的談判”,這樣的談判不僅在國際多邊貿易談判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可能今後也很難再有。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得中國這一超大經濟體得以為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在這期間,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為加強中國與沿線相關國家的經濟交流和互聯互通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中國還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目前該銀行的成員國已增至包括眾多發達國家在內的104個,超過了比其起步幾乎早了半個世紀的亞洲開發銀行。2018年中國還主動舉辦了首屆進口博覽會,這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此後每年舉辦,參加國家和企業逐年增加,目前已是第四屆。這些都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體現了中國的擔當和作為。

  這20年來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2014年北京率先成立了知識產權法院,此後上海、天津和廣州的知識產權法院也相繼成立,另外各地高級法院也成立了知識產權法庭,外商在知識產權訴訟中勝訴的案例也越來越多。2020年開始施行的《外商投資法》明確規定:嚴禁強制技術轉讓,此舉使各國在華投資企業的利益受到了法律保護。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還印發了《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在國際社會出現“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潮流之際,中國卻一如既往地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包括全力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該談判於2012年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韓國、新西蘭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2019年11月在泰國曼谷舉行並發表聯合聲明,除印度外的15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准入談判。目前,該協議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文萊和新加坡這6個東盟國家完成國內批准手續後將於2022年1月1日對上述國家正式生效。此外,中國還正式向“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提出了加入申請,這些都表明中國在繼續推動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