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抗擊極端暴雪 通遼市與時間賽跑
http://www.CRNTT.com   2021-11-13 10:30:45


11月11日,在通遼火車站,人們有序出行。(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據新華社報道,11月5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遭受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暴風雪天氣,最大積雪深度68厘米,超過歷史極值。這是一場備受社會關注的雪,饕風虐雪,責任如山,如何保暢通、保運轉、保民生,確保經濟社會運轉正常,確保群眾生活秩序正常……大考面前,這座北方草原城市始終全力應對,與時間賽跑。

  雪未至,人先動:周密部署保民生

  充分準備、迅速行動、立足於防、防救結合,此次極端暴雪天氣過程,通遼市供熱供電有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市場價格穩定,全市交上一份高分民生答卷。

  “11月3日,我們就向市政府相關部門預測了此次暴雪過程。”通遼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專家徐建國說,由於去年11月18日通遼市就曾遭遇過罕見的暴雪天氣,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極端暴雪天氣,密切關注天氣動態,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11日,記者在通遼運達綠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看到,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清雪作業,貨車源源不斷地將農產品運往市內各社區和周邊旗縣。通遼運達綠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錢桂文說:“為應對今冬可能發生的寒潮天氣,批發市場早在10月10日就開始了秋菜儲備,在保供方面不成問題,且價格穩定。”

  “冬病夏治”,暴風雪中“暖流”到家。今年,通遼熱電公司對供熱問題反映較為集中的一些小區,實施了非供熱期“冬病夏治”供熱治理。家住裕景花園小區的白女士說:“今年遇上這麼冷的天,但室內一直保持在23℃左右,真是暖到了心窩!”

  風雪天氣,輸電線路容易形成覆冰舞動,進而造成跳閘,影響下游供電。在總結去年應對暴雪天氣經驗基礎上,今年年初,國網通遼供電公司未雨綢繆,對重要線路進行防護加固。截至目前,通遼電網運行平穩,未發生線路跳閘事件,電力客戶用電安全穩定。

  晝夜堅守,暴風雪中沒有旁觀者

  去年11月18日突如其來的暴雪,致使城區道路被積雪覆蓋,交通一度陷入癱瘓。今年,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通遼累計出動17.7萬人次、各類清雪車輛12336台次,採取積雪隨有隨清、24小時人歇機械不歇的工作模式開展街路除雪工作。此外,赤峰市、興安盟等周邊地區也積極響應自治區部署安排,派遣清雪車輛支援通遼。12日清晨,記者在通遼市區看到,各條主幹道已經露出瀝青路面,交通秩序基本恢復。

  11月5日以來,通遼市公安、消防、交通、環衛等部門以雪為令,連續幾晝夜投入清雪搶險救災。“柳蔭西路上有科爾沁小學等三所學校,為了盡快清雪,我們優先保障清雪機械通行。”10日22點,已在寒風大雪中執勤13小時的通遼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民警沙文宣說,“可能要工作到凌晨3點,但為了孩子們按時開學,我們必須堅守崗位。”

  “寒風夾著雪花打在臉上,猶如刀割。”通遼火車站工作人員尤偉說。暴雪來臨後,尤偉和721名幹部職工隨即投入到685組樞紐道岔的清掃工作。為防止鞋子脫落、進雪,尤偉和同事們用膠帶將褲腳和鞋跟捆住,在風雪中晝夜作業,平均每天僅休息兩三個小時。經過幾日的清雪工作,目前,由通遼站始發列車正陸續恢復通行。

  截至目前,通遼市共組織調動武警、綜合性救援隊伍、社會救援力量3500餘人次、救援車輛320餘車次、救援裝備3110件套,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000餘人、被困車輛1000餘台,處置倒塌大型廠房和畜舍共157座,挽回經濟損失2億多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