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劉長全:不宜過度追求奶業高端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10:59:10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據經濟日報評論,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居民對乳制品的需求持續增長。根據有關統計數據,2021年1月至8月我國乳制品工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8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5.01%。利潤大幅領漲營收,被有些人認為是我國奶業市場結構升級和高端化發展的反映。

  奶業市場高端化是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在消費端,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特色化、差異化乳制品的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尤其是在營養和質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在供給端,高端產品有更高的利潤回報刺激乳品企業向高端化發展,推動供給結構高端化。可以說,奶業市場向高端化發展的傾向有一定的社會需求作支撑,適時發展特色、優質乳制品是滿足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時要看到,乳品企業通過宣傳向消費者傳遞和強化關於乳制品品質差異的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乳制品消費需求向高端化發展。

  當前,我國奶業發展存在人均乳制品消費水平低、城鄉之間及城鄉內部不同人群消費水平差距大的問題,乳制品價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制品消費需求增長。2020年,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生鮮乳約38.3公斤,與奶業發達國家消費水平的差距較大。在我國,日常消費乳制品的人群的占比依然較低。可以說,當前我國奶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仍是面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價格親民、營養又安全的優質乳制品。這裡的優質是指營養與安全層面的品質,不意味高價格與高端化。

  必須認識到,過度追求高端化不利於我國奶業自給率目標的實現,甚至對我國奶業競爭力也有不利影響。2008年以來,我國奶業自給率持續下降,低於國家原定的2020年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的目標。究其原因,有原料奶生產成本偏高的競爭因素,也受到奶業市場高端化的影響。奶業市場高端化導致乳制品平均價格偏高,為國外乳制品不受運輸成本阻擋進入我國市場提供了空間。要看到,部分企業為推動產品的高端化,有意向消費者強調存在所謂的“低端產品、低端市場”,這不利於提高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nextpage>

  還應看到,如果沒有健全的利益聯結機制,奶業高端化發展的高額收益并不必然惠及奶農和奶牛養殖業。目前,我國奶業產業鏈仍面臨嚴重的收益分配不均衡問題。這些年,冷熱并存現象在我國奶業發展中頻繁出現,一方面是養殖戶“倒奶殺牛”,另一方面是乳品企業的收益屢創新高。近些年,國內奶源大規模建設伴隨著加工企業向養殖端布局,這種自上而下的縱向一體化,雖然在總體上有可能提高養殖端獲得的產業增值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奶業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相反,如果原料奶市場出現明顯波動或下行趨勢,中小規模養殖場可能面臨更大風險。必須加快建設支持中小規模養殖場應對市場波動的體制機制,助力我國奶牛養殖業平穩度過可能的風險。可以說,如何讓產業發展的增值收益更多惠及養殖端,仍是我國奶業發展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這既是鞏固奶業產業基礎的需要,也是充分發揮奶業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必然要求。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劉長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