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對外地疫情評級80天未更新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09:46:46


 

  葛珮帆促設自動更新機制

  第六屆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批評,特區政府遲遲未更新各地風險評級,從爆疫嚴重的地區抵港者能繼續享有較短檢疫期,乃是外防輸入的漏洞,擔心若有患者將病毒帶入社區,將影響本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

  她說:“之前美國疫情嚴重,特區政府亦是好遲才提升其風險級別,現在又是如此,為何會這樣慢,何時才會開會決定?是否可以有一個機制,當某個地區嚴重爆疫,確診數字急升,便自動將該地區納入高風險地區。”

  梁子超倡仿世衞每月更新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對香港文匯報指出,地區風險評級要隨時間變化,一方面要視乎當地疫情發展,另方面抵港者有一定規律,如年初或有較多外傭入境,或聖誕節不少留學生返港等,政府應及早準備。據他了解,特區政府現時主要參考抵港旅客中確診個案來源地進行評級,但該數字有一定滯後,認為可預先更新評級。

  他建議每周都檢視國際的疫情數字,而由於改變國家或地區的風險評級需通知當地政府,或要為當地預留一兩周時間作準備,建議每月更新評級一次,但強調若部分地區疫情出現緊急變化,特區政府便應立即作出反應。

  他並指出,部分醫療欠發達地區的確診數字未必反應當地真實疫情,建議參考世衞組織做法,參考檢測數字與陽性個案比例,“一些地區或檢測設施不足,新增個案數字較低,但不代表當地疫情不嚴峻,如果一個地區檢測數字少,但陽性比例高,同樣可列入高風險組別,另外這些地區與香港交往頻密度也應納入考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