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基建法案會成為中美合作的機遇嗎?
http://www.CRNTT.com   2021-11-08 11:00:22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據大公報社評,北京時間11月6日上午,美衆議院以228票贊成、20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高達1.2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這標志著拜登政府取得了一次重大立法勝利,也算是給剛剛失利的民主黨弗吉尼亞州長選舉造成的負面衝擊進行了一次對衝。

  早在8月上旬,參議院就已通過《基建法案》,衆議院緊隨其後通過《基建法案》本不是難事,但民主黨控制的衆議院卻出現了激烈內鬥。黨內激進派把《基建法案》作為一張牌來打,希望以此撬動《社會安全開支法案》(又稱重建美國更好未來法案)也能搭車通過。於是他們提出,希望首先通過3.5萬億美元的社會安全開支法案,之後再來討論基建問題,結果導致《基建法案》的討論陷入僵局。後經議長佩洛西的協調,答應將兩個法案進行捆綁表決,算是一種折衷安排。

  但黨內溫和派堅持認為,社會安全開支法案的預算過於龐大,不予支持,之後在拜登幹預之下將開支壓縮至1.75萬億美元,溫和派議員仍不滿意。一位資深議員就此評價道,“這幫家夥得寸進尺,一個要求得到滿足,馬上就提新的要求。”

  弗州選舉充分表明,選民對民主黨無所作為已失去耐心,再將兩大法案無限期拖下去,對民主黨的明年中期選舉將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所以必須采取立法動作。於是佩洛西決定作一次冒險,將兩個法案分開表決,但20多位激進派議員擺出了“死磕”姿態,如果佩洛西一意孤行,他們將就《基建法案》投下反對票,而民主黨在衆議院的席位優勢只有區區幾個,如果有20多位衆議員“變節”,將意味著《基建法案》注定要流產,這讓民主黨大佬們犯了難。

  拜登周五不得不親自下場,參加國會激進派小組的電話討論,勸導他們支持《基建法案》,并承諾會說服其他議員支持《社會安全開支法案》。但這些議員仍不放心,堅持要求相對中立的國會預算辦公室拿出開支成本估算清單,如果這個機構的估算與白宮的說辭相一致,即通過向富人征稅等辦法籌資,而不相應增加財政赤字,他們就不再反對,從而為《基建法案》闖關掃清了道路。

  從昨日投票的分布來看,民主黨有6位議員變節,共和黨共有13名議員投下贊成票,而共和黨反對票高達200張。雖然基建老化在兩黨均有共識,但在投票過程中,仍呈現出黨派之分的清晰界限,黨派鬥爭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nextpage>

  美國基建老化有目共睹,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早已給美國的基礎設施現狀打了D+級(較差)。振興基建產業一直是美國歷屆政府希望有所作為的領域,從基建入手是美國經濟複甦的一條捷徑。早在2019年初,以基建出身的特朗普就曾提出過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民主黨順手推舟,將計劃加碼至2萬億美元,讓特朗普高興了好一陣子,但直到特朗普被趕下台,也沒能搞成像樣的項目。

  拜登上任後,把基建和社會安全開支計劃視為複甦美國經濟的兩大法寶。拜登在多次演講中,一直以中國為靶子,以此激勵美國人迎頭趕上。前不久,拜登再次來到他的出生地、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小鎮,他問聽衆,“知道中國高鐵速度是多少嗎?430英裡啊!”聽衆張著下巴,將信將疑。《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弗裡德曼曾經訪問上海,對中國的機場和高鐵印象深刻,回去以後就在《紐約時報》刊文,質問究竟誰是第三世界?美國前議長金裡奇也曾撰文,要求那些反對基建計劃的官員們到中國坐一次高鐵,一切就會想明白了。

  中國被世界輿論視為基建“狂魔”,但魔力的背後是中國人民的辛勤付出,基建既是髒活,也是苦活、累活,美國能不能找到足够的建築工人都是一大疑問。更重要的是,基建的圖紙和規劃固然不可或缺,但要把圖紙和模型變成實物,將需要很長時間;美國人的耐心十分有限,弄不好基建還沒搞出名堂,拜登政府恐怕就要到換屆的時候了。

  在參衆兩院相繼通過《基建法案》之後,預料拜登會很快簽署成法。如此龐大的《基建法案》能否給中美在此領域的合作帶來新的機遇?筆者的看法相對悲觀。不僅因為美國的戰略定位是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且也是美打算通過此戰略進一步落實“買美國貨”、“僱美國人”,成為振興經濟、增加美國就業的重要手段。從這一點來看,拜登的確是不折不扣的特朗普政策繼承者。盡管中國是鋼鐵出口大國,但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前不久明確表示,將考慮對中國的鋼鐵產品加徵新的關稅,由此可見,在美國的基建規劃中,中國不在美國的合作名單之中。美國通過對國外產品加徵關稅的方式,無疑將大大提高美國進口商的成本,這樣做旨在倒逼美國鋼鐵產業的複甦,而不是增加中國的鋼鐵出口。由此看來,《基建法案》與中美關系“機遇論”掛鈎恐怕是想多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