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21-11-08 08:33:18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這些重要論述指明了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對於我國在新發展階段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收入分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所謂“橄欖型分配結構”,是指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比較少,而中等收入群體占絕大多數的一種社會群體收入分配結構,其“中間大、兩頭小”的形狀與橄欖相似。一般認為,橄欖型分配結構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現代社會分配結構。總的來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更有利於增進民生福祉、維護人民利益。

  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形成了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基本適應的收入分配結構。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收入分配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比如,城鄉、區域、行業之間收入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夠規範,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仍然比較困難等。根據戰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是我國由中高收入階段邁進高收入階段的關鍵時期,為了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應著重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關係。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首先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在基礎性制度安排上做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協調配套。這三種分配制度各有功能優勢,互為補充。初次分配就是國民收入直接與生產要素相聯繫的一種分配,注重“效率”,既要堅持按勞分配,維護勞動收入在分配中的主體地位,又要健全資本、技術、管理等其他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創造機會公平的競爭環境;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主要由政府主導,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在各收入群體之間對要素收入進行再次調節,在較大程度上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三次分配則更加強調“責任”,主要是在自願基礎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的再分配。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三種分配的占比會發生變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占比會逐漸增加,但總的來說,三次分配都只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要進一步深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積極推動公益和慈善事業的發展,建立健全公益和慈善機構、企業和高收入群體回報、奉獻社會的激勵機制,鼓勵其在三次分配中積極發揮作用。

  二是要處理好高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低收入群體的關係。構建橄欖型分配結構,要通過差別化的引導和激勵政策來縮小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其中,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是關鍵,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是基礎,規範和調節高收入是抓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要抓住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農民工等重點對象,改善居民收入結構,多渠道增加收入,特別是要提高高校、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匹配度和勞動參與率,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創造條件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主要是提高勞動報酬,培育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拓展新的就業渠道,並通過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高低收入者的職業素質、就業能力,以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規範和調節高收入,不是要搞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而是強調整頓收入分配秩序,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

  三是要處理好城鄉、區域、行業間的收入分配關係。城鄉、區域、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重點是要堅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縮小區域居民收入差距,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對一些剛脫貧摘帽的集中連片地區要繼續大幅度增加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加大以工代賑力度,深化東西部對口協作,因地制宜,結合當地資源禀賦和自身特點,增強其致富能力。縮小行業工資收入差距,主要是強化行業發展的協調性,加強行業工資水平的監督和管理。總的來看,要立足於制度創新和加快體制改革,切實縮小城鄉、區域、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努力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杜玉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