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星島:扭轉氣候危機 資金技術須速到位
http://www.CRNTT.com   2021-11-02 09:08:05


  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昨天在英國格拉斯哥揭幕,與會者力爭達成更進取的減排行動,但外界對此不感樂觀,因各國為自身利益進行角力,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持續向中國施壓,但口惠而實不至,而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卻擔心作出太進取的承諾,會衝擊經濟,反而要求富國要言行一致,在履行資金援助之餘,更要進行技術轉移。倘若富國依然只站在道德高地指手劃腳,卻沒採取實質行動,減排只淪為空談。

  在峰會召開前,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警告,若談判失敗,整個氣候行動都會失敗,全盤皆輸,未來世代子孫將面臨飢餓、衝突和大規模遷徙風險。

  今年美國西岸經歷旱災,中國鄭州發生千年一遇水災,德國和比利時遭世紀洪澇蹂躪,令大家都明白到氣候暖化所帶來的特大天災變得更頻仍,破壞力更大,須盡快加力減排,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剛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雖就此達成共識,但未有就零碳排放期限設具體目標,故外界對氣候峰會談出成果不存厚望,皆因各國多以自身利益出發,未必願意將減排放在首位,令峰會成了角力場。

  首先,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碳排放國,峰會不但成了兩國博弈新戰場,更代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爭。美國總統拜登在G20峰會結束後,抱怨中國和俄羅斯沒作出更進取減排承諾,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重申堅持二〇三〇年碳達峰,二〇六〇年碳中和的目標不變,背後涉及經濟承受力。

  對美歐等富國來說,能源轉型對其經濟衝擊最小,自然可以站在道德高地,提出更進取的減排目標,但對中國和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卻是另一回事,他們以生產作為經濟增長動力,對煤炭發電需求殷切,近月能源荒被逼限電,令中印等都吃不消,更遑論要大幅和提前減少用煤發電,對經濟衝擊相當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