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據紅網報道,近日,不少用戶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日益泛濫的手機銀行APP出現了功能重複、體驗不佳、同質化等問題。記者也發現,很多銀行除了縮減網點之外,自去年以來,開始整合旗下APP產品功能,對移動客戶端業務“縮減”。(10月30日 《證券日報》)
手機銀行APP甫一出現的時候,確實能給用戶帶來好的體驗,方便他們在網上辦理業務,“指尖上”的便捷,為用戶津津樂道。然而,日益泛濫的手機銀行APP,如今卻出現了諸多弊端,比如功能重複、體驗不佳、同質化等現象。所以,它如今成了用戶“指尖上的負擔”“手機上的負擔”。
大家想想看:有些手機銀行APP上的功能,銀行公眾號、小程序一樣可以實現,功能重複、業務重叠,浪費資源;有些手機銀行APP的功能,用戶根本就不使用;有些手機銀行APP上的功能,並不能給用戶帶來便利;還有一些頭部銀行,居然有多個手機APP。很顯然,那些不常用的手機銀行APP存在於手機,爭奪用戶的手機內存,成為APP中的“雞肋”,這並不能贏得用戶的芳心,反而成為槽點。
當初,各家銀行都研發自家的手機APP,是為了優化服務,留住客戶,增加流量。然而,到了現在,部分功能沒有優勢,線上流量也已經見頂,如果銀行再不精簡手機銀行APP功能,堅持不必要的運行,對自己而言,也是一種負擔。再加上金融部門對手機銀行APP的管理趨嚴。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手機銀行APP確實需要給用戶和自己來減輕負擔,優化、整合、精簡或停用手機銀行APP了。
當便利成為負擔,銀行確實有必須反思手機APP,適應新的變化,開始“雙減”,進而達到雙贏。可見,銀行調整線上服務渠道,精簡手機銀行APP功能,這也應當是一種必然趨勢。事實上,有的銀行早已經採取措施:比如光大銀行,他們去年就已將直銷銀行APP“陽光銀行”與手機銀行APP合併;更早之前的工商銀行,也對其APP體系進行過梳理,終止運行多個總行級APP。
手機APP不再多,好用則靈,手機銀行APP也是如此。銀行整合線上資源,優化手機銀行APP功能,為自己和用戶減負,是利人利己之舉。不過,還有一些銀行不重視用戶體驗,沒有意識到用戶對手機銀行APP的不滿,更沒有採取相應的整改措施,仍把手機銀行APP當成“雞肋”,此非良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