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副董事長、“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26日電(記者 倪鴻祥)美國在美中對抗下嚴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國。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副董事長、“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接受中評社表示,美國一開始打經貿戰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因為真正涉及高度國家利益的是科技,中國短時間內會受影響,但未來有可能發展出“科技主權”,而從此不再依賴歐美,所以是“短空長多”。
張善政,美國史丹佛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碩士、康乃爾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博士,曾任Google公司亞洲硬體總監、“國科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行政院”“科技部長”、“副院長”、“院長”。2020年與韓國瑜搭擋做為副手,代表國民黨角逐大選失利,現為善科基金會董事長。10月14日接任““國政基金會””副董事長。
針對美國嚴格限制晶片出口中國,進行圍堵,張善政表示,當美國一開始打經貿戰的時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經貿只是讓美國一般民眾覺得舒服一點,例如美國的農產品能不能多賣一些到中國去等等,但因為真正牽涉高度國家利益的主題是科技,所以美國才會封鎖某些晶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賣給中國。
張善政告訴中評社,美中科技戰對中國來講有機會是“短空長多”,短時間中國雖會受影響,但如果執政者有策略、有智慧的話,長期是可以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的“科技主權”。
張善政舉例,荷蘭先進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晶片光刻機權威製造商)的執行長(CEO)韋尼克(Peter Wennink)曾針對美國對中國晶片封鎖管制措施講話一段話,意思是如果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就會逼中國落實“科技主權”,10餘年後他們若發展出科技自主的能力,就不會再依賴歐洲供應商市場,韋尼克還認為美國應該去爭智慧財產權、要求不可以偷美國專屬技術、公平競爭等層面,才是正道。
張善政說,韋尼克這段話講得很有道理、講得最好。雖然說穿了他是生意人,會抱怨現在中國生意做不到,但在某種程度上是蠻務實的,美國應該好好深思韋尼克這段話。
有人認為,美國力推產業供應鏈重組,未來生產系統會出現雙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