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經歷了哪些曲折
http://www.CRNTT.com   2021-10-23 16:53:48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據文匯網報道,“一個人翻譯了一本書,一本書武裝了一群人,一群人改變了中國的命運。”10月22日晚,由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帶來的婺劇現代戲《信仰的味道》在上海宛平劇院上演。作為“演藝大世界 藝聚大上海”舞台藝術展演作品,這部來自主角陳望道的家鄉戲帶領上海觀眾一同走進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共同感受婺劇獨特的藝術魅力。

  《信仰的味道》講述了五四運動爆發後,陳望道留學回國任教於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與進步師生一起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被革職查辦。回到家鄉,他不領受舊禮鄉俗,不接受包辦婚姻,向黑暗的舊制度發出控訴,打破那吃人的鄉規民約。他想尋求人間正義,打破尊卑階級,爭取民眾利益,尋求如何才能建設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官民平等、沒有階級的嶄新中國。在眾多的外來文化中,他選擇了翻譯《共產黨宣言》,使馬克思主義有了有力的傳播載體,率先按下了《共產黨宣言》與百年中國命運緊密聯繫的按鈕。

  在序幕裡,義烏分水塘村民是純樸的,當他們得知“方圓數百里唯一的留洋大學生”陳望道即將回村,那種歡欣鼓舞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喜悅之情:族長要求大家“不要忘了禮數”、保正要求歡迎的鑼鼓敲得“再熱鬧些……《信仰的味道》緊扣陳望道在翻譯、傳播、實踐《共產黨宣言》過程中堅定信仰這一主線,把小山村作為當時舊中國的一個縮影,以小見大,把《共產黨宣言》中最有價值的精神內涵形象化地展示在舞台上。

  “陳望道先生是金華義烏人,我是金華浦江人,義烏和浦江相鄰,陳先生家鄉分水塘的水,一邊流向義烏,一邊就是流向浦江。還有我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和陳先生當年翻譯《共產黨宣言》時的年紀一樣。”陳望道的扮演者李烜宇表示。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史實人所共知,這樣清晰簡單的史實本身沒有太多創作空間,要將其搬上戲曲舞台,難度不小。編劇韓劍光認為,最關鍵的是作者以什麼角度來寫:“我想寫的是那時候有一批知識青年,在那種衰弱的國情下,看到中國民不聊生,人民苦不堪言的現狀。他們都有對生命的悲憫之心,對底層人民抱著深刻的同情。”

  今晚,《婺劇折子戲專場》還將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梅花獎”得主樓勝、楊霞雲以及巫文玲、陳建旭、李烜宇等優秀青年演員將為觀眾帶來《臨江會》、《白蛇傳》之《削發》《水鬥》《斷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