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全力爭取彎道超車
http://www.CRNTT.com   2021-10-23 00:00:41


 
  2015年至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由27.0%提升至38.6%,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從增速看中國數字經濟同比增長9.6%,名列全球第一。

  中國體量巨大的國內市場、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發展數字經濟創造了有利條件。

  首先是體量巨大的國內市場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中國網民人數已超過10億,移動支付用戶多達7.9億,這是任何其他國家所難望項背的。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移動支付等新經濟模式的培育,離不開大體量市場的支撐。而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又能有效地刺激新技術和新經濟模式的誕生。在數字時代,中國對數據積累和利用的能力將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跑位置,中國市場也將成為全世界創新創業者得天獨厚的舞臺。

  其次是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相結合,構成了聯通全國的人、物、信息交流網路。中國的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從無到有,躍居世界第一,極大地促進了人與物的互通互聯。中國的寬頻覆蓋率、移動網絡覆蓋率迅速提高,名列世界前茅,有效地便利了資訊的交流傳遞。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和智能手機用戶群體。上述發展成果,有效地降低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本。無論身在何方,中國民眾都能通過互聯網直接與全國市場相對接,廣大消費者既是大數據的生產者、提供者,同時又是大數據的受益者。

  最後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各級政府紛紛出臺政策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也以數字經濟為內容,這是在為中國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擘畫頂層設計。在新的5G時代來臨、即將面臨商業化應用之際,中國將集中大規模投資建設5G基站和運營平臺,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也將充分發揮作用,將挖掘出更多消費潛力,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讓數字經濟的成果充分惠及群眾。

  數字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貢獻逐年增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當前,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呈現以下新特徵:

  一是數字化創新日新月異,重塑國際競爭新格局。數字技術成為創新的新動力。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將大量創新主體有效聯合,使組織、服務和技術創新相互融合,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數據資源成為創新的新要素,大量數據的整合分析能產生新的效益,被深度關聯使用過的數據能持續產生新的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