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互聯網+公共服務”惠及更多鄉親 
http://www.CRNTT.com   2021-10-18 10:15:48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一根網綫聯通城鄉,一塊屏幕共享資源。多夯基壘台、搭橋鋪路,創造條件讓更多的農民搭上“互聯網+公共服務”快車,享受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浙江省溫州市南浦小學和泰順縣西暘鎮垟溪中心小學,相距150公裡。但通過一根網綫,兩所學校的學生可以同上一堂課。課前,南浦小學的老師把繪本做成電子書;課上,兩校學生在綫實時交流;課後,優秀作業在兩校的微信公衆號同步推出,讓更多同學有學習借鑒的機會。

  借助互聯網,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不斷“飛”入鄉村學校課堂。受益於此,泰順縣的教學質量取得長足進步,2020年高考一本升學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在全國,像浙江這樣通過“互聯網+”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的實踐不少。在村裡的衛生室,就能看上縣醫院的好醫生;到家門口的綜合服務中心,就能一站式辦理養老金領取、醫保結算……越來越多的城市公共服務資源借助互聯網的翅膀進村入戶,讓越來越多的鄉親們不用出村就能享受便利的服務。

  一根網綫聯通城鄉,一塊屏幕共享資源,通過“互聯網+”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潛力巨大。如何更好釋放這種潛力?

  首先,要在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上下更大的功夫。目前,全國光纖和4G基本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但在提高網絡信號穩定性、提升網速等方面,還有短板需要補,更好滿足上網課、網絡診療等在綫服務對網絡質量的新要求。要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中,大力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移動物聯網等新型網絡設施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大幅提升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水平。

  另外,要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加快向鄉村延伸。深入推動鄉村教育信息化,讓更多偏遠鄉村小規模學校也接入互聯網,通過加快發展“互聯網+教育”,推動更多的城市教育資源與鄉村學校對接。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持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導更多城市醫療機構向他們提供遠程醫療、教學、培訓等服務。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共享與利用,推進各部門涉農政務、便農服務等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有效整合,加快進村入戶。<nextpage>

  還有,要在提升農民運用互聯網能力上下更大的功夫。在不少農村,留守在家的多為老人和兒童,他們中還有不少人不能熟練使用互聯網。對此,不少地方通過開設智能手機和電腦培訓班,針對性地進行“上網掃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些地方通過發揮電商服務站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員和志願者的作用,手把手指導,隨時幫助農村“互聯網新手”,解決上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過培訓和指導,不少農民數字素養有了大幅提升,使用APP、拍短視頻、網購樣樣在行,有的還做起了電商生意。

  “互聯網+”快車疾馳向前,各地各部門要多夯基壘台、搭橋鋪路,創造條件讓更多的農民搭上這趟快車,享受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