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紅補稅第一例敲響的警鐘
http://www.CRNTT.com   2021-10-13 14:23:26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連日來,“鄭州一網紅被追徵稅款600多萬元”登上微博熱搜。相關報道提到,鄭州金水區稅務局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平台對匯繳欠稅數據進行監測查詢時發現,一名網絡主播欠繳2020年度稅款及滯納金共計662.44萬元。

  事情之所以受公眾關注,概因如此大額稅款折射了這位主播超高收入的冰山一角,以至很多網友都在感嘆“打工人被衝擊到了,交的稅比我一輩子的工資還多”。比較之下,不能忽視的是,其對以網絡直播為代表的互聯網新業態收入群體的警醒。不少人注意到,國家稅務總局9月18日下發通知,貫徹落實中宣部《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強調要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的“雙隨機、一公開”稅收檢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依法依規加大對文娛領域偷逃稅典型案件查處震懾和曝光力度。顯而易見,鄭州稅務查處的這一例,更像是整治相關問題的開始。

  需要區分的是,欠繳稅款和故意偷稅漏稅有性質區別。在收到通知後,那位網絡主播隨後逐日分批繳清了款項。然而,網絡主播作為新的工作形式,其收入來源涵蓋了直播帶貨、粉絲打賞等多種形式,也給了一些人鑽空子的契機。國家稅務總局前不久曝光的增值稅發票虛開騙稅和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典型案例就是如此。檢查發現,浙江、廣西等地兩名主播均涉嫌違規將個人收入轉變為企業經營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涉稅金額較大,被立案調查。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體現是最基本的個人誠信和社會責任。公眾關注網紅主播、娛樂明星等高收入群體,並非出於仇富心理,而是追求一種責任義務的對等公平。有商業咨詢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0%,截至2020年底,我國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累計註冊有8862家,行業內主播的從業人數已經達到123.4萬人。日益龐大的從業群體,需要加強行業的監管規範,避免投機行為形成壞的示範效應。

  隨著網紅補稅第一例的曝光,有專家預測,接下來將引發一波年底前的網絡主播補稅潮。人們更願意看到的是,諸如網紅主播、娛樂明星等群體,不斷強化與其高收入相匹配的高覺悟,切實履行法律義務,莫蹈前人覆轍。

  來源:南方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