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濾鏡偽裝下的網紅景點,還能再坑多少人?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15:31:20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誇大宣傳就是失信行為

  一張網紅景點照片,修飾到什麼程度,可以將其稱之為“照騙”,似乎很難有定論,考驗著網友的甄別力。社交媒體還沒這麼發達的時候,不少人會根據國家評定的旅遊景區等級,選擇5A級景區出行。而網紅景點誕生伊始就離不開各種“種草”渠道、音視頻編輯技術、“保姆級攻略”,追求與眾不同的小眾旅行,滿足遊客求新、求異心理。

  大多的“照騙”,是某些商家有意為之。他們或自己操刀上陣虛假包裝,或找博主發“照騙”推廣,通過誇大宣傳以迅速提升景點知名度吸引客流,謀求短期內高額回報。他們以為,只要能把遊客“騙過來”,宰一個是一個,宰一次算一次,反正眼前的利益有了,管它什麼長遠打算?

  靠“照騙”只能紅一時

  更隱蔽的一點是,我們被精美的網紅景點音視頻吸引,對線下真實景點的期待也主要圍繞“好看”展開,模仿、複刻出類似音視頻,再分享至社交平台作為社交貨幣和談資,即為大功告成。當能否拍出好看的音視頻成為遊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獨一無二的風景、景點的文化底蘊、當地的風俗習慣就會被遮蔽,逃離千篇一律的空間也被壓縮。

  旅遊業的長遠發展,是建立在產品和服務基礎上的,是需要有真正內涵的。靠不實宣傳注定只能紅一時,只能是一錘子買賣。遊客來到這種粗制濫造、毫無內涵的“照騙”景點,來前的希望有多大,到後的失望就有多大,不僅會馬上轉身永不再來,還會搭上對當地的負面評價。靠誇大宣傳包裝出來的“網紅景點”,不僅會很快過氣,更重要的是會影響當地旅遊業的美譽度,讓那些誠實經營的優秀景點成為犧牲品。

  真實本身就是一種美

  旅遊業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旅遊業已從最初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轉向如今更加重視體驗與感受,從粗放的“有沒有、夠不夠”轉向精細的“好不好、精不精”,品質已成為當下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之一。疫情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了損失,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著人們重新審視旅遊業的價值,挖掘中國旅遊業發展結構性潛力。

  一些離開濾鏡就“見光死”的網紅景點,實則乏善可陳。裹著厚厚濾鏡的網紅景點“照騙”之所以能風靡網絡,一方面是因為開發商的宣傳營銷行為,另一方面是發布者“唯流量”思維在作祟。真實本身就是一種美。若網紅景點“出片率”成為壓倒一切的考量,所有景點淪為背景板,旅行變成程序化的流程,也就失去了其原有樂趣。

  來源:中國經濟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