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部都會區引領香港未來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10-09 10:50:25


 

  從地理位置看,北部都會區是開拓新經濟、新技術發展之路比較理想的區域選擇,可容納較大規模的產業、人口、物流,目前僅有25%的土地被開發。北部都會區人口密度小、建築密度低,土地成本相對較低,土地開發要比市區容易很多。與擁擠不堪,已無建設空間的市區相比,北部都會區可容納較大規模的產業、人口、物流,成為香港雙子星發展新城的戰略空間。

  而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將與落馬州、新田一帶,整合成新田科技城,當中創科相關土地約有240公頃,並會設立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當局亦計劃在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地方,興建媲美數碼港的地標性創科設施。林鄭月娥估計,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將可組成占地達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

  發揮深港優勢產生巨大力量

  林鄭月娥又提出“雙城三圈”概念,即香港和深圳,以及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發表同步公布的《發展策略》,詳細介紹都會區的規劃背景、總體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林鄭月娥明言,策略充分考慮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在香港重回‘一國兩制’正軌的時刻,別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義。”

  香港與廣東在上世紀70、80年代,除了在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上取長補短,更重要的是兩地攜手在改革開放的國家戰略旗幟下曾經突破了不少制度藩籬、摸索出不少珍貴的創新路徑。香港現在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編制在空間觀念、策略思維上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綱領》意義重大。有一些在深圳、香港從未實現,甚至是從未設想過的制度、政策、模式,可以在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的北部都會區進行嘗試和突破。香港是國際化人才聚集的地方、深圳是全國優秀人才匯合的地方;香港有著完善的法制環境、深圳有著順暢的內通管道。如果把深港兩地的智力、制度、環境、社會資源按照強強聯手、優勢叠加的方式重組結合,將產生巨大的變革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