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知識付費 方興未艾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17:20:09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習效率。知識付費不僅滿足了都市年輕人對知識的渴求,也是人們消費觀念升級、版權意識增強的一個縮影。面對網絡上泥沙俱下的知識碎片,迫切需要專業的內容平台對知識內容進行篩選、組織,向知識獲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曉魯最近正琢磨著自己創辦一個法律方面的微信公眾號。但是只有法律方面的知識遠遠不夠,她還需要盡快掌握如何寫作、如何快速漲粉等自媒體運營本領。“我在知乎平台找到幾位很專業的老師傳授創辦自媒體的經驗,課程費用也不高,幾十塊錢就能對自己未來媒體從業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如果課程聽完後有進一步的需求,還能通過付費提問的方式和老師私聊。”劉曉魯說。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習效率。但是面對網絡上泥沙俱下的知識碎片,迫切需要專業的內容平台對知識內容進行篩選、組織,向知識獲取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近年來,在資本的助推下,喜馬拉雅、得到、知乎等內容平台紛紛崛起。知識付費不僅滿足了都市年輕人對知識的渴求,也是人們消費觀念升級、版權意識增強的一個縮影。

解壓良藥

  在北京亦莊科技園上班的孟一涵稱自己有“知識焦慮”。“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困惑,通過付費學習的方式,可以幫我在短時間內對一個領域進行系統性、結構化的學習理解,最終把這些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孟一涵最早接觸知識付費是通過得到APP,後來內容付費領域的平台越來越多,並且差異化較為明顯,她現在已經成為好幾個平台的付費會員了。

  緩解時代加載在都市年輕人身上的焦慮是知識付費的商業邏輯。生活、工作、學習倒逼用戶不得不採用這種方式提升自身的知識見解。在北上廣深以及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年輕人都很推崇知識付費這種新潮的生活方式。理由很簡單:上下班路途時間長,職場壓力大,知識付費平台可以提供碎片化時間場景下的學習內容,隨時隨地為自己充電,極大緩解了職場焦慮。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正是看到了用戶側的強烈需求才創辦了得到。“大家需要的其實是碎片化的學習場景。”羅振宇說,得到的核心理念就是為用戶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通過每天短短的20分鐘,讓用戶學知識、長見識、擴展認知,實現終身成長。

  “真知灼見”是一款致力於傳播金融管理知識的在線學習平台。創始人李路飛對職場人的焦慮感同身受。他認為,對於知識的投資永遠是回報最高的,焦慮感將使知識付費行業逐步爆發。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21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呈逐年上升態勢,2015年知識付費市場規模為15.9億元,2019年其市場規模持續增加到278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675億元,較2019年明顯上升142.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