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發展格局新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21-09-27 08:10:40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三者緊密關聯。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人民日報發表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祝合良文章分析,與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相比,新發展格局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更加強調新發展理念的指導地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三者緊密關聯。立足新發展階段明確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貫徹新發展理念明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把握新發展階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依據,貫徹新發展理念為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指南,構建新發展格局則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因此,要從全局的高度理解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更加注重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和中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賦發生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外貿依存度從2006年64.2%的歷史高點逐步回落到2020年的31.6%,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2020年的不到2%。與此同時,中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強化內需對國內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強調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絕不是輕視國際大循環,而是要使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更加注重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要求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保持經濟循環暢通無阻和產業鏈通暢運行。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像重視生產一樣重視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同時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更加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促進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之路,提高中小企業抵禦風險衝擊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性。

  更加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強調自主創新。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攻關的“揭榜掛帥”體制機制,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把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