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8:00:58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發展國際消費中心”長遠謀劃。2021年7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今天的廣州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既面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資源環境約束的全新挑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將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將如何促進廣州提升全球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從而形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格局?廣州日報理論周刊邀請著名經濟學家賈康、謝魯江、董小麟對此展開討論。

  消費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廣州日報《理論周刊》:國家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看待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率先開展培育建設的現實意義?

  賈康:從20世紀80年代到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前,世界經歷了一波超級全球化。如今,國際經濟大循環動力有所減弱。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外貿:投資想要再擴大規模顯然已受多種因素制約,傳統舊基建需要升級,而新基建所側重的高科技在“卡脖子”核心技術上受到外部圍堵;外貿受到錯綜複雜國際環境的影響而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擴大內需、特別是調動消費需求的潛力變得更加重要,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重消費驅動賦能,成為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這一舉措,順應了歷史新階段的發展需要。

  當前,這五座城市已有相對較高美譽度和一定程度國際旅遊目的地屬性,不僅有較大規模的常住人口,更有源源不斷的流動人口以及工商、貿易、投資和金融活動帶來的人氣。伴隨大量消費需求,繁榮的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供需對接帶動城市活力,對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具備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設的優勢和條件。

  廣州日報《理論周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係何在?對後者將產生何種影響?

  賈康: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成長性支撐的“長期向好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國內需求潛力巨大,表現為多個方面:首先,中國有14億多人口,並在改革開放中,已使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上升為全球中等收入經濟體的上半區,消費支撐力在強化過程中;第二,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製造業體系,“世界工廠”式的生產能力、較完善的工業與服務業配套能力,可形成供給側優勢;第三,中國擁有1億多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以及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社會成員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具備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客觀依托條件;第四,中國仍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完成現代化和平崛起的成長空間相當可觀,不斷推進供需循環暢通前景不可限量。這些顯示著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的巨大潛力和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強大支撐力,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廣闊前景。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就要打造更多更好的消費場景,吸引有支付能力的人口,聚集人氣,形成活躍的市場,帶來更多消費需求。打造更好消費場景,需要更多成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帶來重資產類型的投資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明顯有益於消化近年由房地產開發放緩等方面造成的過剩重工業產能。旺盛的消費需求與供給側的供給能力互動,使有效產出活躍在各類消費場景中,增強的不僅是城市活力和城市品牌美譽度,更有益於增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聚合效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涉及內外循環多個環節,所形成的合力將產生廣泛積極影響。

  廣州日報《理論周刊》:消費驅動時代,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基本要素有哪些?

  賈康:城市本身的規模、發達程度和支付能力要作為基本盤,以完善且高水平的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和服務質量有效增強對外吸引力和產業輻射力,這些要素支撐區域的消費活動。

  國內消費城市已有若干高地,跟國際相比仍有差距。中國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總量,但具備較高支付能力的消費者群體有待發展與培養。人次概念上的消費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有消費能力的人對更高品質消費品尚有較強的去境外購置的心理,價格、品類、氛圍、場景等方面中外對比的橫向差異,都可能導致國內消費力流失。為此,要注重在進一步創新發展中強優勢補短板,促進消費端提檔升級,以充足的高品質產品與服務滿足需求,豐富、擴展適宜的消費場景,壯大消費基本盤。同時,注重以文旅、商貿、會展、節慶等活動不斷吸引外來流動人口,在大流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形成更多客流、更高人氣和更大規模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進入一種高質量經濟循環的狀態,支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培育。

  總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大力推進現代化進程,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經濟、增強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活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新舊動能轉換關鍵要領之一,是充分調動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背景下消費潛力與驅動力——率先在我國五大城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實現目標的必然選擇。

  深化產城融合激發城市活力

  廣州日報《理論周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對於現階段經濟建設的作用何在?

  謝魯江: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能推動城市經濟、文化、社會融合發展,有助於經濟高質量發展。

  首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把質量和效益作為衡量發展績效的主要標準,堅決摒棄粗放式發展模式,更加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其次,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涉及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城市綜合生態系統建設。城市的活力,消費的繁榮離不開產業支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消費提檔升級勢在必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