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把握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09-08 08:30:21


 
  二是以調整優化結構促進高質量發展,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調整區域結構,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縮小地區差距;調整產業結構,解決產業不平衡問題,實現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城鄉結構,實施鄉村振興,“四化”同步,縮小城鄉差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解決供需結構不平衡問題。

  三是以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綠色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是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在擴大開放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促進共享發展。堅持全民共享,使發展成果人人享有而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堅持全面共享,使人民共享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建設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堅持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要人人參與建設,人人共享成果;堅持漸進共享,共享發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共同富裕也是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的實現過程,既要積極而為,又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指出,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是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調整各方面的關係,調動全社會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總的目標是,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蛋糕”做大,為共同富裕奠定強大的財富基礎;同時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分好“蛋糕”,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促進各類資本規範健康發展;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拓寬投資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著重保護勞動所得,著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允許一部分人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支持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勤勞創新致富。

  三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對效率提高的激勵作用。

  四是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強化行業發展的協調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尤其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五是完善宏觀領域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科學宏觀政策調節,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分配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六是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兜底救助體系、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做好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七是堅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