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建保障性租賃住房,考驗地方政府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21-09-06 08:52:53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8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一次發布會上指出,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特點,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的市場租賃住房租金,租金年漲幅不得超5%。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是要解決人口淨流入的重點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

  錢江晚報發表時評人項向榮文章稱,今年7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22號文件,對此已有很清楚的表述。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特征之一就是“低租金、小戶型”,面積低於70平方米,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金。另外,不設收入線,只要無房,新市民、年輕人都可以申請。而且,保障性租賃住房對接共有產權,對新市民“先租後買”全保障。這足見國家對於“住有所居”的重視。

  據統計,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租房住。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為3.76億人,大幅高於2019年公布的2.36億人,較2010年人口普查時實現約70%的超預期增長。流動人口幾乎都需要租賃房屋,而現在重點城市的房屋租賃費用高企,許多年輕人剛到一個城市就要付出一筆不菲的租金,壓力重。保障性租賃住房,能讓這些新市民、年輕人以較低成本穩定居住,直到有能力購房為止。

  文章表示,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雖好,又該如何落實到位呢?之前也搞過“租購並舉”等措施,但收效並不如人意,房租的價格也沒有下來。這次有關方面總結經驗,提出以全方位的政策扶持,極大地降低市場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土地成本、建設成本、運營成本、融資成本等。

  文章指出,把這件事辦好,需要地方政府拿出足夠的誠意。由於新市民和年輕人剛過來工作,往往收入較少,經濟能力較弱,他們能付得起租金的房子往往比較偏遠,而區位好的房子租金又比較貴,這是擺在他們眼前的一個難題。他們也需要降低通勤成本,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該用的地方。所以,保障性租賃住房能否建得讓人滿意,考驗著地方政府的誠意。

  正如倪虹所言,解決新市民、年輕人住房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個城市,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來;對於國家來講,青年人有了希望,國家才有未來”。保障性租賃住房很可能會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支點,撬動起人口流動、消費需求釋放的紅利,希望它能和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一起,為保障民生、穩定房價保駕護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